医疗事故民事责任如何构成

更新时间:2019-11-12 10: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都知道,法律上规定,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后果、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的主观过失,那么医疗事故民事责任如何构成?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医疗事故民事责任如何构成

  1、责任主体

  医疗事故的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是同一的,都是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的职务行为都是医疗单位的行为,因此,由这些行为而产生的医疗事故应由医疗单位承担民事责任

  2、人身损害事实

  医疗事故构成中的损害事实,首先是指侵害了受害人的生命权或者健康权,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生命的丧失或者人身健康的损害,这是人身损害事实的第一个层次。其次,是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受到损害之后所造成的财产利益损失,包括治疗损害所支出的财产损失。

  3、医疗过错

  医疗过错是追究医疗机构民事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医疗过错包括诊疗、告知、护理等环节的过错。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如何构成

  二、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承担

  2010年7月以后,国家医疗侵权法律已经不再论医疗事故。如果受害患方再去以医疗事故追究医方民事责任,就是放弃法律保护而纵容并“寻求”受制于违法的“机制”。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

  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五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三、医疗事故的性质

  医疗关系的本来性质,是一种契约关系,是指医院与患者之间就患者疾患的诊察、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形成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关系,一般称之为医疗服务合同。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医疗事故民事责任如何构成相关内容。综上,医疗事故的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是同一的,都是医疗单位。而医疗事故构成中的损害事实,首先是指侵害了受害人的生命权或者健康权。还有医疗过错包括诊疗、告知、护理等环节的过错。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837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构成医疗事故
尸检查明死亡原因,根据鉴定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主体
医疗事故的主体为医院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实施
赔偿损失,恢复原状,赔礼道歉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构成医疗事故吗?
导致二次手术的原因不在你,即使不是医疗事故,医院也存在医疗过错,还是应当给你相应的赔偿。 你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医疗事故主要责任人是谁
医疗事故主要责任人是谁
医疗事故责任知识
现在公司裁员了。我应该得到多少赔偿?
您好!国家关于结构性裁员补偿标准一般都是国家为了让企业经过改革后公司的内部结构更为合理的目的,这种结构性裁员方式影响往往都是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你们公司这种情
我的100多万货被朋友的债权人抵押,如何追回货物
你好,货物抵押要签抵押合同,可以去做货物抵押登记,具体可以找个律师详谈。
出生2006年6月23什么时候成年?
在我国,成年通常指的是年满18周岁。一旦达到这个年龄,个人将享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包括独立签署合同、拥有财产等权利。若接近成年年龄,可提前了解成年后的法律权益和
抖音直播课被骗
如果抖音直播课存在欺诈行为,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法律救济:首先,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其次,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要求对方承担
被公司调离原岗位,这个岗位我干不了,现在他们要把我退到人事部,请问我改怎么办
针对公司调岗问题,常见处理方式有协商、投诉等。您应先尝试与公司沟通,表达自身情况和意愿。如协商无果,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自离有没工资
自离时,应确保获得应得工资,可通过协商、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方式处理。选择时需考虑效率、成本和个人情况,协商快速但可能不彻底,仲裁和诉讼更权威但耗时较长。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