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和解概述

更新时间:2019-08-27 17: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协商和解的定义所谓协商和解,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双方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

  导读:所谓协商和解,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

  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双方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它都是一种理想的途径。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费者权益争议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的,协商和解是解决消费者纠纷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消费者在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或就与自己利益有关的问题与经营者发生意见分歧时,可以主动与经营者进行沟通、联系,提出自己的要求和看法,如果经营者认为消费者的要求合理,及时答应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则双方可以达成和解协议,纠纷便得以解决。如果经营者认为消费者的要求不合理,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方案,由消费者予以考虑,消费者认为适当的,可予以接受,和解协议也会因此成立。

  协商过程是双方反复妥协、互谅互让的过程,是双方观点不断冲突、调整,最终趋于一致的过程。协商和解具有及时、便利、经济、有利于维护当事人之间友好关系的优点。所以,协商和解是现实生活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方式。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条第(1)项规定,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便是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该条文赋予了消费者对消费争议要求和解的权利。

  通过和解方式解决消费纠纷的优势

  通过和解方式解决消费纠纷对争议双方来说成本都是最低的,效率也是最高的。通过其他法定渠道解决,都必须有一个公正的第三方介入,这样一来解决纠纷所耗时间会延长或者所需费用会更高。

  消费和解也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生产型的经营者(生产厂家)还是服务型的经营者(销售商),与消费者和解的过程,就是在为消费者解决实际问题。消费者对经营者的要求,首先是实现生产的零缺陷,其次实现服务的零缺陷。现实生活当中生产的零缺陷难以实现,但服务的零缺陷是可以实现的。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和解一定是围绕着具体问题。

消费维权相关知识,推荐阅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让我们签署和解协议,和解协议怎么理解。
集体企业改制的流程如下:1、产权界定及国有资产的处置;2、确立企业的改制方案;3、进行资产评估;等等
协商,如何解决
是否确实资金困难,如果自己无法协商可以委托律师进行协商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要看涉及的情况,比如犯罪涉及的数额。
是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
请问遇到什么法律问题需要解决,能详细说说吗
您好!受伤情况如何?事故责任如何认定?您可以电话联系我详细咨询,我会给您建议意见!
请问遇到什么法律问题需要解决,能详细说说吗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