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的分工
更新时间:2019-08-27 15: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根据国务院1998年批准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三定方案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市场管理和商标管理中发现的经销掺假及假冒产品等违法行为,需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协助的,应予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查处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
根据国务院1998年批准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三定”方案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市场管理和商标管理中发现的经销掺假及假冒产品等违法行为,需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协助的,应予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查处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助的,应予配合。”按照上述分工,两部门在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中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同一问题按照谁先发现谁处理的原则进行,不重复检查、重复处理。充分发挥政府执法部门的整体效能,避免出现两部门间争抢案件、互相扯皮或相互推委,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等情况的发生。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查处质量违法行为中,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及时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予以支持和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办案件中,需要对违法物品进行检验时,可以直接委托合法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予以支持和配合。
消费维权相关知识,推荐阅读:
大商场卖假货,消费者双倍索赔
大商场卖假货,消费者双倍索赔
消费者喊打清舒胶囊喊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罪,生产和销售在量刑上有区别吗?
1、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司法解释(2004年):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巨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商标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