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购物受欺,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

更新时间:2019-09-22 18: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电视上明明说的是真金、真钻,可当消费者通过电视购物买到手里却发现,所谓钻石只是成本几元钱的工业用钻,所谓真金根本检测不到金,这是诸多电视购物者遇到的不幸遭遇。2009年3-5月,北京市消协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5种商品,邀请15位志愿者开展电视购物的全
电视上明明说的是“真金、真钻”,可当消费者通过电视购物买到手里却发现,所谓钻石只是成本几元钱的工业用钻,所谓真金根本检测不到金,这是诸多电视购物者遇到的不幸遭遇。2009年3-5月,北京市消协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5种商品,邀请15位志愿者开展电视购物的全程体验。试验结果显示“虚构功效、夸大宣传,误导欺骗消费者和虚构企业名称、地址等相关信息”是电视购物市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消费者一旦受到欺诈,也因为地址、名称不实,而往往觉得无处维权。引发如此遭遇的根源就是电视购物的虚假广告。   所谓虚假广告,就是指广告内容是虚假的或者是容易引人误解的,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这类广告的内容往往夸大失实,语意模糊,令人误解。针对这些虚假广告,消费者真的无计可施,法律也无能为力吗?笔者认为,并非如此!如何有效维权,关键在于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找谁维权?搞清楚找谁维权是维权行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   《广告法》第38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综上,承担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的主体和条件具体如下:   首先,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产品销售者”。   其次,若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广告公司”和“电视台”明知或应知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与广告主一起承担连带责任。   再次,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广告公司”和“电视台”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最后,若有社会组织在虚假广告中推荐产品的,承担连带责任。   二、通过什么渠道维权?找准维权渠道是及时、有效维权的重要保障。   消协的维权作用到底多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消协可以参与行政监督、检查;向行政部门反映、建议;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支持诉讼;通过传媒揭露、批评等。根据该法规定,消协并没有行政执法权,也无最终裁决权,对纠纷只能进行调解,即使达成了调解协议,该协议也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当消费者通过消协无法及时维权时,应当及时调整维权途径。   工商、质检、公安部门的维权作用有多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上述部门作为行政执法单位,有权对虚假广告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此类机关处罚措施,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直接的赔偿。对于消费者受到的损失,上述执法机关只能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消费者还得通过诉讼解决。   法院的维权效果怎样?法院作为消费者民事权利的最后保障,当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起诉相关侵权主体,以达到维权目的。同时,法院的生效裁决也是终局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但诉讼维权的缺点是程序复杂,诉讼周期较长。但在其他途径都无法有效维权的情况下,诉讼维权不失为最有效的维权方式。   三、怎样搜集维权证据?正确、及时地搜集证据,并有效地进行财产保全是维权成功的重要依据和保证。   在维权过程中,有些消费者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往往都是直接和广告主或发布者接触,要求维权。其实这样的方式并不可取,因为,这样等于告诉侵权主体“我要维权了”,狡猾的侵权人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删除了虚假广告内容,甚至于人间蒸发,反而不利于有效维权。正确的方法是,一旦发现侵权,首先要做的是尽快保全相关证据。比如:录制虚假广告的电视节目;找到购物发票或合同;找到汇款凭证等。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冻结、扣押侵权人的相关财产,以防侵权人人间蒸发。   当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工作都做好后,再通过有效的维权渠道进行维权,这样一方面为维权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一方面也保证了赔偿能得到有效执行。   四、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跪地,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主要有:继续履行、双倍损害赔偿、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等,消费者应依具体情况依法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行使请求权。   解决上述四个问题,电视购物受欺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能得到有效的维护。有效的维权不仅能有效地打击虚假广告的责任人,也能有效地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page]
【作者简介】
钱钧,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如何通过合法手段维护消费者权益,防止受到欺诈
维护权益可拨打12315。若遇欺诈,可向市场监管局举报,要求三倍赔偿并返还购物款。同时,保留相关证据,如购物发票、聊天记录等,以便后续维权。
消费者欺诈应当如何处理
欺骗消费者的,消费者可以要求生产者或经营者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生产者或经营者的欺骗行为致使消费者产生损失的,消费者有权要求生产者或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如果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消费者被欺诈如何处理
欺骗消费者的,消费者可以要求生产者或经营者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生产者或经营者的欺骗行为致使消费者产生损失的,消费者有权要求生产者或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如果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律师解答动态
孟翔律师
孟翔律师
8分钟前
如果您只是通过语言表达“开到他了”,但并未实际实施任何伤害行为,通常不构成犯罪。语言威胁可能被认定为
孟翔律师
孟翔律师
11分钟前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无证驾驶机动车(包括摩托车)通常处以罚款200元至2000元,并可并处拘留。
孟翔律师
孟翔律师
20分钟前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公司未签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及拖欠工资行为。佛山劳动监察电话:12333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40分钟前
建议您立即核实云南信托短信内容,确认是否存在未结清贷款,防止遭遇诈骗或信息泄露风险。如有疑问,可咨询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45分钟前
建议在平台公开咨询,以便更全面解答您的法律问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