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这些招待费买单?
更新时间:2019-10-23 22: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案情:江苏省睢宁县某中学,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打好高考之战作准备,成立了高考补习班(简称补习班),由该中学的主任张某带领该校的几名老师给学生补课。其
案情:
江苏省睢宁县某中学,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打好高考之战作准备,成立了高考补习班(简称补习班),由该中学的主任张某带领该校的几名老师给学生补课。其间,张某等人先后在徐某经营的饭店就餐,由补习班的老师姚某立据计欠招待费6000元。
高考结束后,补习班撤消,张某被私立学校聘任离开了该中学,该中学也换了校长,后徐某多次催要招待款未果,引起诉讼,徐某将立据人姚某和该中学告上了被告席,要求二被告共同偿还欠款。
庭审中,被告中学辩称,学校没有招待开支这项报销制度,且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已强调过,学校不应承担责任,应谁吃谁买单。
被告姚某辩称,他立据是代表补习班立的,补习班是学校开办的,饭都是补习班老师吃的,不是个人招待,原告徐某也是明知的,立据属职务行为,故此招待费应由学校支付。关于学校禁止招待报销制度是有,要让谁吃谁买单也行,但不能他一个人还。
评析:
法院经审理后,对本案招待费应由谁负担认识不一。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由被告中学负担,姚某个人不应向原告承担责任。因为姚某立据属职务行为,虽然被告学校有禁止招待开支报销制度,但此属内部管理行为,对原告无约束力,被告学校承担责任后,可依内部管理制度向实际就餐人追偿。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由姚某承担还款责任,因为其是立据人,其行为不足以代表被告中学,其在明知学校无招待开支的情况下,以职务之名就餐欠款,不能产生职务行为的法律后果,但由于这些招待开支毕竟非姚某一人行为,故姚某在承担责任后,可向参加就餐的人追偿。
第三种观点认为,应追加参加就餐的人为共同被告,然后判令他们共同承担还款责任,被告中学不应承担责任。
笔者认同第一种观点。从本案的案情看,债权人徐某是明知姚某的立据行为和他们的就餐行为不是个人行为的,故姚某的立据行为从表见代理的角度分析,应认定职务行为;这些欠款不是姚某个人招待开支,故不宜让其个人承担责任。关于被告中学提出的禁止招待开支报销的问题,虽然姚某等人明知,但此属内部的管理行为,对外不产生法律约束力。所以,本案的招待费应由被告中学承担买单的责任,该中学在承担责任后,有权依据其内部管理的规定,向实际就餐的人进行追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公司经理垫付招待费用怎么追偿
业务招待费管理规定如下:
1、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
2、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1%;
3、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一律通过现有资金渠道解决。对于公务费中财政安排的专项会议费、专项器具设备车船保养修理费及其他一次性专项经费,在计算业务招待费时应予以扣除;
4、工作人员到外地出差,如由接待单位负责安排食宿的,接待单位应在内部宾馆、招待所安排;没有内部宾馆、招待所的,接待单位按当地规定的接待费用开支标准之内可在外部宾馆安排食宿。
行政机关业务招待费标准
法律分析:业务招待费管理规定如下:
1、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
2、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1%;
3、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一律通过现有资金渠道解决。对于公务费中财政安排的专项会议费、专项器具设备车船保养修理费及其他一次性专项经费,在计算业务招待费时应予以扣除;
4、工作人员到外地出差,如由接待单位负责安排食宿的,接待单位应在内部宾馆、招待所安排;没有内部宾馆、招待所的,接待单位按当地规定的接待费用开支标准之内可在外部宾馆安排食宿。
事业单位招待费制度规定
法律分析:业务招待费管理规定如下:
1、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
2、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1%;
3、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一律通过现有资金渠道解决。对于公务费中财政安排的专项会议费、专项器具设备车船保养修理费及其他一次性专项经费,在计算业务招待费时应予以扣除;
4、工作人员到外地出差,如由接待单位负责安排食宿的,接待单位应在内部宾馆、招待所安排;没有内部宾馆、招待所的,接待单位按当地规定的接待费用开支标准之内可在外部宾馆安排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