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员工以个人名义购房不违法

更新时间:2019-10-23 04: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重庆市一家房屋中介公司员工杜某,在交了2万元定金后,与卖家及自己所供职的公司签订了房屋买卖及经纪合同。卖家后将房屋转卖给他人。杜某要求退还定金,卖家以杜某是中介

重庆市一家房屋中介公司员工杜某,在交了2万元定金后,与卖家及自己所供职的公司签订了房屋买卖及经纪合同。卖家后将房屋转卖给他人。杜某要求退还定金,卖家以杜某是中介公司员工为由予以拒绝。杜某诉至法院。近日,记者从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认定中介公司员工以个人名义购房不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一审判令卖家退还2万元定金。
  据了解,2009年6月25日,杜某与卖家陈某夫妇以及自己供职的公司签订了房屋买卖及经纪合同。合同约定杜某先支付定金2万元,待房屋过户手续办完后再将33万元余款支付给陈某夫妇。
  几个月后,杜某得知陈某夫妇已在同年12月16日,将合同约定的房屋转卖给了他人,并办理了过户手续。杜某遂将陈某夫妇诉至法院,要求退还2万元定金,并按合同约定支付2万元违约金,共计4万元。
  今年5月,沙坪坝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庭审中,陈某夫妇辩称,杜某作为房屋中介公司员工,与他们签订房屋买卖及经纪合同,违反了行业规则。且杜某在支付定金后不久将房屋转卖给他人,说明杜某购房是为了再次出卖赚取差价,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因此,他们之间的合同是无效的,而合同无效是由杜某违约造成的,他们不应向杜某退还定金。
  庭审中法官进行调解时,杜某自愿放弃违约金的要求,陈某夫妇仍不同意退还定金。法官调解未成。
  法院审理认为,杜某虽是房屋中介公司员工,但她是以个人名义购房,这一行为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所以,仅因她是中介公司员工就认为合同无效,法院不予支持。此外,杜某购房后无论是用于自己居住还是赚取差价,同样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因此,同样不能以此认定合同无效。据此,5月27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陈某夫妇退还杜某2万元定金。目前,此判决已生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交警认定责任,交警认定责任,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虽然合同没提及,但预付电费本质是租客的财产。没用完的部分,租客有权要求房东退还。房东若拒绝,可先友好
任涌律师
任涌律师
4分钟前
可以查到的,需要咨询交通管理部门
你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关键在于是否构成事实上的合伙关系。若构成,一般需要承担责任;若不构成,则通常无需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当时开除是按那时政策执行的,现在生育政策变了,但已处理的决定通常难直接改变。不过你可尝试通过合理途径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先收集好购买石斛的凭证、聊天记录、付款记录等证据。然后尝试联系对方协商退款,保留好协商过程的记录。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若要查询母亲去世后的转账凭证,首先要获取母亲的账号登录密码,或者通过身份验证方式登录账号。登录后在账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