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心理误区,莫上装修当

更新时间:2019-08-22 19: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从去年家庭装修的各种投诉中不难看出,少数装饰公司为获取利润而采用了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恶劣手段,但也不难看出许多消费者在装修中存在着某种心理误区,由于大部分消费者都属于第一次进行家庭装修,缺乏专业知识,因此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才给了那些不法
从去年家庭装修的各种投诉中不难看出,少数装饰公司为获取利润而采用了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恶劣手段,但也不难看出许多消费者在装修中存在着某种心理误区,由于大部分消费者都属于第一次进行家庭装修,缺乏专业知识,因此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才给了那些不法装饰公司以可乘之机。通常有三种心态最容易诱发上当受骗。

  盲目轻信:装饰公司“设套”

  由于消费者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很容易被部分不法装饰公司迷惑而上当受骗,其中各有不同。

  轻信不实广告:很多去消协以及家装协会投诉的消费者,其投诉理由之一就是装饰公司广告如何如何好,使他们选择了这家公司,但实际上名不符实而上当受骗。因此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任何公司做广告都要请专业人士来策划包装,可以说任何广告都会宣传对商家有利的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装饰公司时,不仅要看广告,还要对广告内容的实在性进行考察,如果符合实际就可以信,否则就不要信。

  轻信熟人介绍:尽管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仍是屡见不鲜。有些消费者在家装中托朋友、找熟人,最后装饰公司来个“杀熟”,不但价高、质差,而且还拖延工期。一旦发生纠纷以后,熟人、朋友也不管用,消费者非常被动。因此,消费者在装修时尽可能不找熟人、朋友,在洽谈时把装修预算和设计都确定下来。如果要用熟人推荐的装饰公司也可以,但也要办理正规的手续,合同、预算、图纸一样也不能少,否则就会出现问题。

  盲目相信所谓“大公司”:有几类公司最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一是打着国家一些大建筑装饰企业牌子的公司;二是信口吹嘘自己是国家资质“一级”、“二级”的公司;三是在广告中“自封”的大公司。消费者在找这些所谓“大公司”时通常要吃亏,因此在确定装饰公司前,一定要看这些“硬件”:营业执照、资质证书,而且要看原件;如果是大公司的下属部门,一定要看法人委托书原件;别相信复印件,因为被投诉的公司中相当一部分是冒用、假造别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的;还要看其营业场所规模如何,从业人员的素质怎样。有了这些保障,那些所谓的“大公司”就会露出马脚。

  盲目相信样板间:装饰公司做一个或几个样板间,带消费者免费参观,很多消费者看了以后非常满意,当场签合同,而装修完消费者发现自家的装修质量和样板间相差很远,大呼上当。所以消费者在选择装饰公司时既要看样板间,更要看工地。一要看正在施工的工地,这样材料和半成品以及公司的管理、工人的素质都可以了解;二要看即将交工的工地,它可以反映出装饰公司的平常水平,可以看出一般工地与样板间的差距。

  图便宜:凭报价选公司

  装饰公司在装修报价中给消费者设下的陷阱最多。一般好的装饰公司都是明码标价,在价格上决不会轻易大幅下调。凡是装饰公司轻易许诺给消费者在报价的基础上下调超过20%的,该公司肯定会在材料或工艺上另想“办法”了,或“节约”材料或降低质量。一般装饰公司正常的优惠幅度应该在5%到15%之间。另外,消费者在讨价时要把握分寸,价格不是越便宜越好,而应该让装饰公司合理地挣到利润,才能确保装饰工程的质量。

  有些消费者同时会到几个公司咨询,最后选择一个报价最便宜的装饰公司。当时也许会认为占了便宜,但最后还可能上当受骗。因为各公司之间有很大差异,规模、管理、材料、工艺水平都影响价格,公司的报价也不是越低越好。

  太草率:签合同不细致

  很多消费者在与装饰公司发生纠纷后,才发现当初没有留意装修合同、草率签字,这样在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往往处在非常被动的位置。比如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正规的家装工程合同中,装饰公司每延误工期一天,就要被扣除工程总造价的3%。结果装饰公司将这个项目改成了“违约赔付甲方3%元”,故意省略了“工程总造价”这五个字。结果装饰公司每误工一天,只需赔偿消费者3分钱。这样即便装饰公司已无故拖延工期达半年以上,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仍得不到保障。所以签合同可谓“一字千金”,消费者一定要仔细。[page]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一般来说,支走这一万块是要负责的。因为这笔钱本是银行资产,操作不当支取属于不当得利。若银行发现,会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正规平台一般会保护用户信息不泄露,有保密义务。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信息泄露风险,比如平台管理不善或遭黑客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先别慌,首先要确认这消息真实性,可查看正规平台通知。若确实有异常行为,先停止所说的频繁操作。若对封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可以找商家赔偿。除药费外,你因过敏导致的误工费、营养费等合理费用,商家也该赔。你先和商家好好沟通,说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商家要求不合理。你拍下未付款,合同未成立,你取消订单无过错。商家没货还未下架商品存在过错。你不用支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一般情况下,货没发是有较大机会退款的。你付款订购仪器相当于和厂家达成了买卖合同,现在你不想买属于违约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长期操作X光机安检机可能有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要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7分钟前
监理本身一般没罚款权,罚款权通常要基于合同约定或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若工地相关规定里明确有此类行为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