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浙江网4月13日电 (温州)市民周先生通过电视购物买戒烟产品,结果产品用了,烟没有戒掉,却不停地接到各类电视购物推销电话,最多一天竟然接到25个电话。周先生怀疑是那次电视购物,商家把他的个人资料泄露出去,导致骚扰电话不断。消保委有关人士提醒,此类购物时需“捂”住自己的个人信息。
上月中旬,家住市区的周先生从电视购物广告中得知一种戒烟产品的效果不错,于是,他便根据屏幕上的电话与电视购物方取得联系,对方向他索取了相关资料和货款之后,通过邮寄方式发来戒烟产品。
“效果根本就不好!”戒烟产品价值数百元,对此周先生并没有太在意。“我寻思着,不好用就不好用吧,大不了,再不买了。”可没过几天,周先生接到了一家自称是北京的电视购物的电话,向他推销一款手表。由于周先生事先从网络上得知这款手表的质量不大好,就拒绝了对方的推销。
没过多久,周先生又接到来自外地的电视购物推销电话。起初,他并没有在意,但推销电话越来越多,“贵州、山东、北京,好多地方的。”这个情况已经持续一个星期了,最多的一天,从早到晚共接到25个推销电话。周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在单位开会时,推销电话一遍遍打过来,最后他不得不关掉手机。记者 黄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