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光房地产VIP定金卡欺诈消费者

更新时间:2019-09-02 01: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案情简介:2010年5月22日,消费者乔春到武汉市消协投诉,称自己2008年4月29日在位于付家坡长途汽车站旁的辰光房地产快乐时光国际公寓售楼部用四万元购买了一张该公司第一期预售房购买VIP金卡。当时售楼部工作人员承诺:如购买可享受折扣并有优先购买权,如

  案情简介:

  2010年5月22日,消费者乔春到武汉市消协投诉,称自己2008年4月29日在位于付家坡长途汽车站旁的辰光房地产“快乐时光国际公寓”售楼部用四万元购买了一张该公司第一期预售房购买VIP金卡。当时售楼部工作人员承诺:如购买可享受折扣并有优先购买权,如果不购房可退回卡里面的四万元,消费者当时就签下了金卡会员确认单,并且承诺如果开盘会电话通知消费者。之后,消费者打过几次电话询问,售楼部告知未开盘,要等通知。直到2009年8月23日消费者上网才得知该楼盘一期的已经全部售完,并且看到网上也对该房产公司作了大量的反面评论。消费者对该公司的诚信也失去了购房意愿。于是从2009年9月份开始,消费者向开发商提出退还卡上的四万元,一开始开发商推诿:下个月、等一等,年底退,日复一日。2010年5月,财务处周总及张总又承诺说下一期开盘退钱、又说没钱,又说财务被法院查封且态度蛮横、不讲道理。5月28日辰光房地产又写下来承诺书,承诺在2010年6月30日之前,退还给消费者四万元的欠款,可至今都没有兑现承诺。

  消协点评:

  根据《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辰光房产公司已构成了明显的欺诈行为,在利益与诚信的博弈中,开发商选择了利益,摒弃了诚信。承诺是那么天花乱坠,可现实却又如此大相径庭,甚至面对消费者的合理质疑和追讨,开发商玩起了“捉迷藏”,其行径彻底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武汉市消协对此予以强烈谴责。

  消费提示:

  武汉市消协由此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是仔细阅读宣传信息。消费者要学会判断宣传中内容,甄别宣传的真伪性,切莫一味贪优惠、涂便宜,被虚假宣传误导,从而落入商家的利益陷阱。

  二是谨慎缴纳定金。部分消费者特别是部分上了年纪的消费者在没有子女的陪伴下,被商家的“优惠”、“让利”等字眼吸引,冲动性地缴纳了定金或如本案中所述的购买了房产附带产品,最终造成利益受到损害。将自己的“货币选票”握好握牢,是避免自己上当受骗的最好方法。

  三是慎选购房对象。在房产市场急剧动荡的今天,房地产开发或交易市场可谓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我们消费者擦亮自己的双眼,用科学、谨慎的分析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房产。同时,要尽量选择口碑好、信誉高、资质全的正规楼盘,以免事后维权时遭遇“闭门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交定金给房地产,不买,还能还定金吗?
你好,对于合同违约的情况,没有违约一方可以就违约金或定金选择其中一项进行主张,交付定金一方违约未交付定金的一方可以主张不返还定金,亦可以主张违约金,二者选其一。
在房地产买房子交了定金,现在不想买了,房地产不给退定金?这个
不想买了,买房押金能不能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如果是开发商不具备商品房销售资格或者由于不可抗力因素不能买房,这两种情况下,是可以要求退还定金的。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不符合商品房销售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销售商品房,不得向买受人收取任何预订款性质的费用。 符合商品房销售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之前向买受人收取预订款性质的费用,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所收费用应当抵作房款; 当事人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买受人返还所收的费用;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交了定金,房地产说不退定金
需要根据定金约定来判断是否可以退还定金
律师解答动态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分钟前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网购平台不退款退货问题,我理解您的困扰。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消费者在
割肠洗手穿孔,这个可以,那个找那个一找找那个,这个可以,那个找医院协商吧。这个这个这个钱。
潘为律师
潘为律师
23分钟前
可以与对方先沟通协调,协调不成可以进行诉讼。
潘为律师
潘为律师
24分钟前
可以与对方先沟通协调,协调不成可以进行诉讼。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40分钟前
这种情况确实需要尽快处理,避免将来在办理各类手续时遇到麻烦。根据我的办案经验,建议您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2分钟前
身份证系统过不了可能是身份信息有误、存在不良记录或者系统本身故障。你先确认下身份证是否在有效期内,信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3分钟前
一般情况下,由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出钱。若该精神病人有财产,先从其财产中支付治疗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承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