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促销时虚报食品原价

更新时间:2019-10-01 05: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来电咨询: 上个月,我因看到报纸上的一则超市促销广告,称某食品每袋原价7.90元,促销价为每袋5.80元,因受到诱惑,于是第二天自己便到该超市购买了该食品20袋,价款共计116元。原以为这样自己一下子就省了42元,可后来从一朋友处得知该食品的本来价格是每袋5.90元,当时朋友还拿出了购物小票让我看,我才明白原来该食品每袋才便宜了0.10元。请问,超市的这种行为是否已构成欺诈?我能否向超市和该食品的生产商主张 1+1赔偿?

  河南文丰律师事务所牛红波解答:超市的此种销售行为已构成价格欺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本案中,超市通过抬高商品原先的价格,故意给消费者造成假象,进而误导消费者以达到自己促销的目的,这种行为已经对消费者构成了欺诈。

  你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向超市主张1+1赔偿,即要求超市在返还购物款的基础上增加购物款一倍的赔偿数额,但不应向食品的生产商进行主张。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欺诈赔偿主体是商品的经营者,而在本案中,食品生产商并不是你消费行为相对应的经营者,其只是和超市存在有供销合同关系,超市的自主经营行为与其无关,所以该食品的生产商在本事件中不应承担商品价格欺诈的责任,你只能向超市主张要求赔偿。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一款:“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十九条第一款:“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超市食品过期
你好,到消费了协会申请调解或者到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律师解答动态
贷款买手机,逾期还款一天是没事儿的。
社保出现问题,就一定要去社保局做询问详细了解案情,你有时间可以回复下我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1分钟前
您好,一般参考行业惯例
陆燕律师
陆燕律师
17分钟前
若发现对方仍在继续诈骗,建议你立即收集其最新诈骗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对方联系方式等),第一时
捷诉律师
捷诉律师
18分钟前
伤到哪里了修图发俩我看看怎么解决
陆燕律师
陆燕律师
18分钟前
淮阴区的农村户口可以办公交卡。一般来说,办理普通公交卡通常不限制户籍,只需持有效身份证件即可。但如果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