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工人身损害赔偿项目标准

更新时间:2012-11-14 15: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核心提示:个人雇工人身损害赔偿的依据和标准不应当适用工伤保险的规定,而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的有关标...

  核心提示:个人雇工人身损害赔偿的依据和标准不应当适用工伤保险的规定,而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的有关标准进行计算。

  个人雇工人身损害赔偿的依据和标准不应当适用工伤保险的规定,而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的有关标准进行计算。

  因为《工伤保险条例》是一部行政法规,它所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是一种经济补偿而不是损害赔偿。它的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和民事赔偿标准相比也是偏低的。不能因个人雇工法律关系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相同而类推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雇工作为受人雇佣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身体受到一般伤害

  1、医疗费用

  以医院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医疗费的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的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

  2、误工费

  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受害人因伤致残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减少的收入计算;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出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想近行业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

  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的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固定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为止。受害人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信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4、交通费

  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该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票据应该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确定。

  5、住院伙食补助费

  参照当地国家工作人员的出差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受害人确需到外地治疗的,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6、住宿费

  参照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住宿费标准计算。

  7、营养费

  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因伤致残

  1、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计算到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它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残疾辅助器具费

  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残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3、伤残赔偿金

  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岁周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上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为: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年限×伤残赔偿指数。(“上一年度”,是指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一统计年度。)

  受害人因伤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4、精神损害赔偿

  赔偿数额视具体情况而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有二种情况除外:赔偿义务人以书面方式承诺赔偿的,二是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5、康复费

  指在康复护理和继续治疗阶段实际发生的并且必要的康复费。后续治疗费:原则上等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医疗证明和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因伤死亡

  1、死亡赔偿金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丧葬费

  按照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六个月的工资总额。

  3、被扶养人生活费

  见因伤致残的被扶养人生活费部分。

  4、交通费

  指亲属办理丧事宜支出的合理的交通费;以正式票据为准。

  5、住宿费

  指亲属办理丧事家宜支出的合理的住宿费;住宿费标准以国家工作出差住宿费标准计算。

  6、误工费

  指亲属为办理丧事耽误工作而造成的损失;标准参照其它误工费标准。

  7、精神损害赔偿金

  赔偿数额视具体情况而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有二种情况除外:赔偿义务人以书面方式承诺赔偿的,二是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人身损害赔偿相关知识,推荐阅读:

树木果实致人损害如何承担责任  

树木果实致人损害如何承担责任   

怀疑丈夫与他人有染 将他人打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损害赔偿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348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雇工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到法院起诉需要做个鉴定
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及标准
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误工费、交通费,如构成残疾还有残疾赔偿金、还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按伤残等级具体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进行赔偿。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具体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故意伤害他人罪怎么赔偿
故意伤害他人罪怎么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案例
家里被邻居放气体毒,如何收集证据
建议寻找其他相关证据,积极应诉
公安局觉得自己没有关系,能不能要求做伤情鉴定? 接着重新立案?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可以在向法院起诉的同时或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申请做伤残司法鉴定。
打人去医院非要起诉怎么办
打人去医院非要起诉怎么办
人身损害赔偿案例
高空抛物伤人怎么赔偿
高空抛物伤人怎么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案例
我是一名精神分裂患者我难受很痛苦
如果家属不同意您住院治疗,您可以先尝试与家属沟通,解释住院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沟通无果,您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可以根据您的病情和法律规定,为您提供合适
孩子在酒店睡着,掉床了,然后摔伤缝了5针,谁赔偿
针对孩子在酒店摔伤的情况,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和解、调解处理或提起诉讼。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应根据孩子伤情、酒店态度及赔偿意愿等因素综合考虑,以最大程度保障孩子
就是我开门的时候不小心碰到孕妇的手然后手流血了该不该报警
针对此类情况,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赔偿和报警处理。如果双方能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可协商解决。若无法协商或孕妇伤势较重,建议及时报警,由警方介入调查处理。
在社会实践中被社会工打了厂里说你还手了属于互殴但是是他们先动的手两个人打我一个
如果您想要求对方赔偿,首先应立即报警并就医,保留好相关证据。然后,您可以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如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相关费用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