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名誉权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更新时间:2019-06-01 06: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新闻报告侵害他人名誉权,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失和非财产损失。侵权行为人应承担的相应的责任方式,包括损害赔偿和非财产性的责任方式。非财产性的责任方式主要有停止损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这几种责任方式。在新闻侵害名誉权中,非财

  新闻报告侵害他人名誉权,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失和非财产损失。侵权行为人应承担的相应的责任方式,包括损害赔偿和非财产性的责任方式。非财产性的责任方式主要有停止损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这几种责任方式。

  在新闻侵害名誉权中,非财产性的责任的运用极为普遍。停止侵害,即新闻侵权行为正在进行或者仍在延续时,侵权行为人要终止侵害行为。新闻侵权行为已经发生且尚未停止,继续造成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请求侵权行为人停止其侵害行为,以缩小损害范围、减少受害人的损失。如禁止有侵权内容的书刊、报纸的继续发行。另外,由于新闻作品形成的特殊性,在包含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新闻作品撰写完毕,但仍未刊登、播出期间,作品涉及的受害人已经受到了侵害或者有受到侵害的危险,他可以请求新闻单位不要刊登、播出该新闻作品,以阻止其传播。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是在新闻侵权行为已发生并造成损害结果之后的补救措施。新闻侵害名誉权一般是通过大众传播来实施的,通常情况下侵权行为人同样要通过大众传播来履行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责任。在新闻法领域,行为人履行这些责任的方式称炎更正与答辩。更正是指新闻机构和作者对刊发的新闻作品中的不准确乃至完全错误的内容在原载新闻媒介上进行的改正。答辩则是新闻伤口的相对人认为新闻作品的内容侵害了自己的名誉,通过原载新闻媒介发表针对原新闻伤口内容的公开说明和异议,以澄清事实或为自己辨明。联合国《国际新闻错误更正权公约草案》中规定:“凡直接受某一新闻影响之一切人士,于认为该项新闻系虚构或曲解,且为某一新闻机构付出时,即赋予该人士等以发表等量之更正或答辩之权。”我国新闻立法尚无更正与答辩的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已予以采用,主要用于新闻作品内容失实或评论观点有误导而损害他人名誉的情况。

  财产性的责任方式即损害赔偿,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赔偿。在新闻侵害名誉中,由于大众传播覆盖的范围较广,影响力较大,往往会严重损害受害人的名誉,并给受害人造成较深的精神痛苦。侵权行为人对受害人所随的精神痛苦的损害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失赔偿包括赔偿直接的财产损失和间接的财产损失。直接的财产损失包括受害人为恢复名誉、减轻损害所支出的必要费用;间接的财产损失则是因新闻侵权行为导致不利于受害人的社会关系的变动和其他不良后果引起的受害人本可获得的财产利益的损失。

责任编辑:李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事责任与不承担民事责任有什么关系
民事责任,对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但其监护人会承担民事责任。什么是民事责任,那应该承担什么民事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是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案件,包括因赔偿义务人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
相关知识推荐
怎么告别人侵权名誉
怎么告别人侵权名誉
名誉权和荣誉权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在中国正规公证处办理的“同一人声明公证书”可以在国内用于办事,包括涉及财产继承等事项,能证明你
你好,可以询问法院冻结原因,依法申请解冻。
请问遇到什么法律问题需要解决,能详细说说吗
停车合法性‌若被刮车辆合法停车(如停在规定车位、开启警示灯等),且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则刮蹭方通常承
每月2日不给加班费,公司想我该怎么讨回加多少钱。加班费总。
离婚彩礼,改口费20万要退,看具体情况吧。结婚一年半,如果男方提离婚,这个彩礼正常的应该是没有理由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可以先找放垃圾桶的人沟通,说明垃圾桶异味影响生活,要求移除。若沟通无果,可收集垃圾桶异味刺鼻影响生活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