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行为法属于什么法

更新时间:2019-02-18 16: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侵权责任法大家都耳熟能详,一般来说侵权责任都是因为侵权行为导致的,在实践中,一般侵权行为不同于特殊侵权行为,一般侵权行为指的是普通的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既然有侵权责任法,那侵权行为法属于什么法呢?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一、侵权行为法属于什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因此,中国目前只有侵权责任法,没有侵权行为法。

  当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制订过程中,存在“侵权责任法”与“侵权行为法”的命名之争,但最终采用了“侵权责任法”这样的术语。从字面上看“侵权责任法”侧重于“责任”界定;“侵权行为法”则强调“侵权行为”。这是语义逻辑上的区别。但是不论哪种表述,其终极的目的都是侵权责任的界定,因此,最终采用了“侵权责任法”。

侵权行为法属于什么法

  二、侵权行为有哪些种类

  1、根据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不同,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一般侵权是行为人基于过错直接致人损害,因而使用民法上的一般责任条款的行为。特殊侵权是指行为人虽无过错,但他人的损害确系与行为人有关的行为、事件或特别原因所致。例:因特定主体(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致人损害的行为)

  2、根据侵害对象的不同,分为侵害财产权行为和侵害人身权行为。

  3、根据致害人的人数不同,分为单独侵权行为和共同侵权行为。

  4、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不同,分为积极侵权行为和消极侵权行为。

  三、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1、有加害行为

  加害行为又称致害行为,是指行为人做出的致他人的民事权利受到损害的行为。任何一个民事损害事实都与特定的加害行为相联系,亦即民事损害事实都由特定的加害行为所造成。没有加害行为,损害就无从发生。

  此处所称的加害行为是一个未经法律评价的行为,对其确定纯粹基于该行为所造成的民事损害后果。从表现形式上看,加害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但以作为的形式居多,以不作为构成加害行为的,一般以行为人负有特定的义务为前提。

  传统民法教科书对这一要件一般以“行为的违法性”或“违法行为”来表述,这一表述方式当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够准确。无论是“行为的违法性”还是“违法行为”,它们实际上已对致人损害的行为作了法律评判。事实上,在这里对加害行为进行法律评判并无必要,因为一般侵权行为构成的另一个要件,即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才是对致人损害行为进行法律评判的地方。在这里,只要证明有加害行为即可。

  2、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此处所称的损害事实,是指因一定的行为或事件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造成的不利影响。损害事实的存在,是构成侵权行为的另一个要件。没有损害事实,就谈不上侵权,更谈不上侵权损害赔偿

  作为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损害事实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损害系合法权益受侵害所致;二是损害具有可补救性,即所受损害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补救;三是损害的确定性,即损害事实确实发生,并可通过一定的方式衡量其大小和程度。

  损害事实依其性质和内容,可分为财产损害、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三种。

  财产损害,主要是指由于行为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权利施加侵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毁人房屋,盗人车辆等行为致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财产损害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直接损害是既得利益的损害,如车辆被盗;间接损害是可得利益的损害,如因车辆被盗导致营业收入的减少。

  人身伤害,是指由于行为人对受害人的人身施加侵害所造成的人身上的损害。人身伤害专指自然人而言,系由侵害自然人的人身所造成,具体包括生命的损害、身体的损害、健康的损害三种情况。同时,对自然人人身的损害往往也会导致其财产的损失。如伤害他人身体致其支付医疗费和收入的减少等。

  精神损害又称无形损害,主要是指自然人因人格受损或人身伤害而导致的精神痛苦。如名誉受不法侵害、隐私被他人不法披露、身体因受伤而致残等。这些都会导致自然人的精神痛苦。与其他损害不同的是,精神损害具有无形性,难以用金钱来衡量。

  3、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只有在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才能构成。如果加害人有加害行为,他人也有民事权益受损害的事实,但二者毫不相干,则侵权行为仍不能构成。因此,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是构成一般侵权行为的又一要件。

  因果关系,是指社会现象之间的一种客观联系,即一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的发生,则该种现象为原因,后一种现象为结果,这两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就称因果关系。

  就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而言,主要是指损害事实系由加害行为所引起的情形。例如,甲故意伤害乙的身体,直接造成乙身体受伤。在这里,甲的加害行为是原因,乙的身体受伤是结果,二者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较为复杂,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1)一因一果,即一个加害行为导致一个损害结果,这种因果关系较为简单;(2)一因多果,即一个加害行为导致了多种损害结果;(3)多因一果,即多个加害行为导致了一个损害结果,这种因果关系最为复杂。

  理清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对侵权民事责任的认定极为重要。实践中,有些因果关系较为清楚,一目了然;有些则较为复杂,难以确定,在必要时还需进行相应的司法鉴定。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除须具备上述各要件外,还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必要条件。亦即只有在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过错时,一般侵权行为才能构成。

  过错,是行为人决定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行为人是否有过错直接关系到对其行为性质的认定。民法理论对何为过错尚无明确的界定,关于过错的认定主要是借用刑法上的有关理论。民法上的过错也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民事权利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该结果发生的,为故意。如明知用刀去刺人会发生伤人或死人的后果,仍然用刀去刺人,结果导致他人受伤的,就为故意的侵权行为。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害他人的民事权利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结果导致他人的民事权利受到损害的,为过失。衡量行为人是否有过失,应以行为人是否尽到注意义务而定。对行为人注意义务的确定,应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进行。

  在刑法上,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关系重大,直接涉及到罪与非罪、罪轻罪重的问题。但在民法上,行为人的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对侵权行为的认定和民事责任的承担则意义不大。因为确定侵权民事责任的范围,通常取决于损害的有无或大小,并不因为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而有所不同。

  当然,区分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形式也并非毫无意义。在特定的情况下,如在混合过错、共同致人损害、受害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行为人的过错形式与过错程度,对确定其赔偿责任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民事制裁的适用中,一般以致害人主观上有故意为前提。对过失致人损害的行为,一般不适用民事制裁。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侵权行为法属于什么法的相关内容。综上,在我国的各类法律中不存在侵权行为法这种,实际上侵权行为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相信您已经对有关问题十分了解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损害赔偿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522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建筑法属于什么法
中国法,不是外国法
建筑法属于什么法
相对一般法而言,建筑法属于特别法。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侵权行为法是什么?我国有侵权行为法吗?
您好,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七条行为人损
两年前签署的调解书能否再次提起诉讼?
你好,什么情况,是那个机关或单位出的呢
借用2000还4000属于高利贷吧3个月
建议积极协商还款,协商不成只能诉讼解决
网上我被骗了30元。报警有用吗?
您好,建议及时报警,网络诈骗的手法多种多样,凡是涉及到金钱需要谨慎处理。
什么时候学考试,是不是有个月以内都可以?
驾照扣了12分参加考试期限最长在15天内。驾驶证扣分满12分车主需要带上学习所需提交的资料。驾驶证原件、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如果15天内不参加考试者,由公安机关交
我今天晚上买的黄金戒指明天早上可以退掉吗?
黄金戒指退货的处理方式包括与店家协商、申请消费者协会仲裁或向法院起诉。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有正当理由可直接要求退货,否则应与店家沟通。若店家不同意,可
手背第四根骨头骨折,右手,能品德上十级伤残吗
可以评十级伤残。处理方式:1.自行申报,需了解申报流程、准备材料;2.委托律师申报,律师提供专业指导,协助准备材料并处理申报事宜。具体伤残等级以专业鉴定机构鉴定
关于退休工龄问题
从事特殊工作环境的职工,如井下、高空、高温等,在满足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条件下,可以提前办理退休。具体步骤包括:首先,由所在单位提出提前退休申请;其次,提交相关证明
被传唤之后多长时间可以离开本地?
被传唤后离开时间因案情而异。一般传唤不超24小时,若案情复杂可延长。如被采取强制措施,离开时间将受限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配合调查或寻求法律帮助。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