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更新时间:2012-12-26 18: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我国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制度虽还不很完善,但相关的法律规定却也为数不少。1、宪法的有关规定。宪法第38第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尊严是人格权的重要内容,是人格利益的集中体现。宪法对人格尊严的规定,为我国日后完善隐私权

我国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制度虽还不很完善,但相关的法律规定却也为数不少。

1、宪法的有关规定。

宪法第38第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尊严是人格权的重要内容,是人格利益的集中体现。宪法对人格尊严的规定,为我国日后完善隐私权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

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这是宪法对公民私生活免受干扰的规定。

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究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民法的有关规定。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这里再次提到人格尊严,为司法解释留下较大余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的名誉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再次强调:“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上述规定涉及了对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但却将对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限定在名誉权的范围内,有失科学。

3、刑法的有关规定

刑法第245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是对公民私生活免受干扰的保护。

刑法第252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其徒刑或者拘役。”第253条规定:“邮电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是对公民私人信息保密的规定。

4、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第12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这都是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以防因审判而泄露公民隐私。

5、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刑诉法第93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犯罪嫌疑人……对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第111条和112条规定:“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搜查的时候,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院。”“搜查妇女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第152第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人上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page]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此外,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只有在追查犯罪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才能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
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此外,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只有在追查犯罪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才能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
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此外,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只有在追查犯罪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才能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
相关知识推荐
我国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我国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隐私权法律解释
隐私权法律解释
著作权合同范本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首先与学校协商,明确退款要求并提供相关证据(如缴费凭证、聊天记录等)。若学校拒绝,可要求其提供书面说
一年一万块钱的利息是四百五是合法的。
你好,可以具体说明一下事情,以便更好地维护利益
乔鹏飞律师
乔鹏飞律师
10分钟前
你好,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犯罪,根据具体案情和危害后果,可能在三年左右予以量刑。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