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纠纷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标准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9-01-08 08: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婚姻不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幸福的,因为婚姻让人们留下对婚姻的恐惧的人并不在少数,因此我国对这些人作出了相应的保护制度,在一定条件下的离婚是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那么接下来由小编带来离婚纠纷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标准有哪些的知识,请大家阅读并了解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文章。

  一、离婚纠纷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标准有哪些

  (一)依据

  根据我国(一)的规定:“涉及精神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并遵循以下原则:

  1、适当补偿原则;

  2、公平原则

  3、法官自由裁量原则。

  (二)标准

  1、侵权情况。根据侵权人的侵权原因、主观动机、过错程度和具体情节来确定赔偿数额。若侵权人的主观动机具有故意或恶意,的手段、方式、场合、持续时间及危害程度不同,则应有不同的赔偿数额。同时,若受害人因对方的侵权行为,生理和心理上受到的伤害较重,后的社会评价降低,比较困难及无生活来源的,则赔偿数额应适当提高。

  2、侵权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及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根据案件所在地的生活水平,若侵权人的经济能力明显无法承受权利人的主张的,则赔偿数额应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减少,而对于诸如社会知名人士、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或对社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当事人,则其赔偿的数额应相应提高。这样才能达到抚慰受害人及惩治过错方的目的,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3、时间。结婚时间的长短影响到受害人对配偶或家庭的付出程度。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配偶双方都会对另一方和家庭进行感情和经济上的投入,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因此,结婚时间的长短对离婚当事人受到的损害是明显不同的。现实生活中,夫妻一方特别是女方,承担了大量或全部的家务劳动,把全部精力和青春都奉献给了配偶和家庭。因此,在其遭受损害时,理应得到较高的赔偿。

  4、夫妻双方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夫妻双方年龄越大且受害方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其离婚以后再婚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的,则离婚后的经济压力也就越大,因此,可以相应增加对过错方或第三者要求给予较多的精神损害赔偿金。

离婚纠纷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标准有哪些

  二、离婚案件中哪些情形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离婚时当夫妻的一方提出精神损害赔偿,那么另一方该不该给呢,什么情况下该给呢?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如果你有婚姻法规定的过错情形则应赔偿对方精神抚慰金。

  注意,只有无过错方才可以要求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当然如果夫妻一方出于愧疚不在乎另一方是不是也存在过错自愿给另一方精神抚慰金也是可以的。

  三、离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规定

  第十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因此根据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离婚纠纷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标准以及离婚案件中哪些情形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还在一定程度上介绍了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规定等相关的知识是怎样运行的。这些都是大家需要了解的知识,若还其他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咨询找法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我想知道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条件有哪些。
您好,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和司法解释相关规定,要申请精神损害赔偿,前提是要有精神损害的事实;其次,造成精神损害的事情必须是违反的;然后,违法行为和损害后果是存在因果关系的;最后,行为人主观需要具有过错。谢谢
精神损害赔偿计算标准
律师答复:精神损失费较为笼统,没有具体标准。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高宇航律师
高宇航律师
11分钟前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威法律师
威法律师
12分钟前
你好,这边是如何被冻结的啊
在进行投诉举报前,准备好以下材料会大大提高效率:基本信息:你的姓名、有效联系方式等。被投诉企业的信息
潘为律师
潘为律师
17分钟前
可以与对方先沟通协调,协调不成可以进行诉讼。
潘为律师
潘为律师
18分钟前
可以与对方先沟通协调,协调不成可以进行诉讼。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8分钟前
未签合同前,定金可协商退还,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用定金罚则。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