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说法:高温下工作中暑算工伤
更新时间:2019-06-09 07: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北方高温天气已持续数天,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京冀鲁豫等地部分地区6日气温达40摄氏度左右。针对一年中这一最热时段,劳动保障部门提醒,高温下工作中暑算工伤,中暑治疗期间用人单位须支付工资及补贴。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士
我国北方高温天气已持续数天,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京冀鲁豫等地部分地区6日气温达40摄氏度左右。针对一年中这一最热时段,
劳动保障部门提醒,高温下工作中暑算工伤,中暑治疗期间用人单位须支付工资及补贴。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士 我国北方高
我国北方高温天气已持续数天,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京冀鲁豫等地部分地区6日气温达40摄氏度左右。针对一年中这一最热时段,劳动保障部门提醒,高温下工作中暑算工伤,中暑治疗期间用人单位须支付工资及补贴。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士
我国北方高温天气已持续数天,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京冀鲁豫等地部分地区6日气温达40摄氏度左右。针对一年中这一最热时段,劳动保障部门提醒,高温下工作中暑算工伤,中暑治疗期间用人单位须支付工资及补贴。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士介绍,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高温下工作中暑算工伤。一线职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旦中暑,职工或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用人单位报告;用人单位须在24小时内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为工伤后,中暑职工即可按照相关法规享受工伤待遇。已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医疗费用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医疗费用应该由企业承担。
劳动保障专家提醒,职工因中暑等工伤进行治疗期间,视同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工资及相应补贴。如出现企业拒不支付中暑治疗费用、工资等情况,职工可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劳动部门提示高温时应减轻工作强度
加大对女职工的保护力度
近日,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高温、晴热天气。劳动保障部门提醒,出现高温天气时,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整职工的作息制度,增加休息、减轻劳动强度。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专业人士介绍,气温条件超过一定的范围时,无论过冷或过热,工伤的发生率都会升高。根据国家的有关通知要求,夏季,用人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研究制定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对患有不适合高温、高湿作业疾病的员工,用人单位应暂时将其调离高温、高湿作业岗位;暂不能调动岗位的,应在高温、高湿天气对其加强预防中暑保护措施。
劳动保障专家强调:高温天气情况下,用人单位尤其要加大对女职工的保护力度,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也不能安排她们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内作业。
- 相关文章
· 工伤事故具体赔偿项目(伤残)
·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六级
· 工伤赔偿申诉时效应从伤残评定之日起算
- 特别推荐
· 四肢及关节伤残及工伤伤残级别待遇表
·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享有那些待遇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高温工作中暑是否算工伤,有哪些规定
以下是去掉法条引用及内容后的文本:
法律分析:
凡是工作时间在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引起的高温中暑,都属于工伤,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待遇。高温中暑属职业病范畴,必须由卫生部门所确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出具中暑诊断书。认定为工伤后,中暑职工即可按照相关法规享受工伤待遇。对于已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医疗费用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医疗费用则由用人单位承担。职工因中暑等工伤进行治疗期间,属于停工留薪期,可以享受停工留薪待遇。
对于工伤医疗待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时,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均可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此外,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并报经办机构同意后,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也均可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但需注意,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时,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而是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同时,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如果符合规定,也可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对于需要生活护理的工伤职工,如果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在高温下工作中暑是否算工伤,有什么规定?
在高温环境下上班中暑算工伤,具体由指定的职业病医疗机构鉴定,个人生活中暑不属于工伤。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 患职业病的;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高温下工作中暑是否是工伤,有哪些规定?
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中暑属于工伤,需要前往指定的职业病医疗机构进行鉴定。如果中暑被诊断为职业病,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此外,根据相关规定,职工在特定情况下受伤或患病,如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工作时间前后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伤害等,也应当被认定为工伤。这些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