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友律师亲办案例
清明故乡行
来源:何光友律师
发布时间:2009-04-12
浏览量:635
                                                       清明故乡行
        《岁时百问》有:“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之说。清明,本来是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与传统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荆楚岁时记》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以此推算,寒食在清明前二日,因为寒食和清明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至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后来,人们已习惯将清明和寒食并称为清明节,由此,清明又演变为一个传统节日。从古至今流转的清明习俗主要有:祭奠(祭扫先人陵墓)、踏青(郊外春游)、插柳(折柳插门)、踢球、荡秋千、放风筝等等。
        今年是国家将清明列入法定节假日的第二年,很值得好好珍惜。于是,很早就回到老家去,携妻带女前往祖先坟墓去祭拜,借此表达对先人的追忆凭吊之情。随着香火的升腾,站在祖母墓前,往事如放电影般历历在目,这时才算真正领会到“音容宛在”这个祭奠词汇的涵义。 
        随后,又相约去登山,算是借此效法古人踏青吧。我用绳子将父母养的大黄狗“旺财”套牢牵上,如同外出打猎的人一样,让狗在前面做向导,自己偕同妻女往故乡老屋的后山进发。
        在故乡,按照当地风水先生的权威说法,建房时不但要注意前面的“向山”的方位,更得小心测算后面的“靠山”的位置。我家老屋的靠山名曰青龙,其半山上有很大的自然平坝,谓之青龙坪。据传说,古时该青龙坪上曾有一传授佛学的寺庙,取名青龙寺,其内藏有很多经书。后来,不知何故,寺庙毁于一场大火。该寺主持将从烈火中抢救出来的部分经书藏匿于寺庙前方一圆盘形山包上,并在其上植树一棵。再后来,经书不知去向,而那棵树也被人连根采伐,仅留下圆盘形埋书旧址。据来过此地的颇负盛名的一个风水先生称:以该山为靠山的何氏家族,要在山下修建房屋本是上好的吉祥之地,但其圆盘形埋书旧址不得允许再栽植树木,否则,极易造成家道中落。于是,先辈们留下一个习俗:每年大年三十晚,都将由最有威望者带领家族壮丁上山去砍伐掉那个神秘圆盘顶上的新植树木,以确保老屋的“靠山”瑞气常在。该习俗一直延续到我的父辈为止。而与我同辈的各家堂兄弟姐妹都纷纷外出 “谋生”,难得回一次老家,也不相信那个飘渺的传说,更不愿延续类似习俗,老屋的人丁由此日渐稀少,房屋也日益破败,冥冥之中似乎应验了原来那个风水先生蛊惑人心的说法。
        上山途中,我们感觉非常艰辛,每个人都在不停地擦汗,需要小心寻找登山的路径。因为近年造林绿化搞得不错,儿时的那些羊肠小道已经难觅踪影。枝桠交错的树木常常阻隔我们的视线,而足下茂密的杂草又不时地让我们滑到。而一直兴致勃勃冲在最前面的大黄狗“旺财”,其基因来源于南方某警犬基地的警犬,很善解人意,一直在前面为我们“开道”,显得十分“专业”,绝大多数时间几乎是它在牵引着我前行。遇见陡峭的地方,我们都需要轮换借助它的拉力才得以攀援而上。此时此刻,你一定能体会到“狗”这种动物对人的忠诚确实算得上世界第一,也将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
        好不容易登上圆盘形埋书旧址。它形如一个圆形的盘子,仅几平方米大小,置于突兀出来的一个圆形山包上,其上已经杂草丛生。我将“旺财”拴到一旁的树干上,登上“圆盘”,顿觉视野清晰,透过前面树木的空隙,可以眺望我家老屋的向山(前山),只见其山形宛如古代文人书写中途搁置毛笔时使用的笔架,郁郁葱葱,其色如黛。不管身后的青龙坪是否曾为一香火鼎盛的寺庙遗址,也不管足下的这块“圆盘”之下是否真如传说那样藏过经书,当时,我确实信服这里真是一块祥瑞之地。身为何氏家族后代一员,站在“圆盘”之上,油然而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神圣感。我们几人不由自主地轮流站在“圆盘”上,用手机拍照留念,很自然就联想到“江山留胜处,我辈复登临” 的诗句,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其实,到达青龙坪,仅仅算是登到青龙山的半山而已。其上,还有一山名曰木壳寨(壳,本地人读音为ké),位置靠在青龙坪后部,顺势拔地而起,颇有几分峻峭之感。木壳寨,顾名思义,应该是古时候一个供人居住的山寨,并非此山的名字。极有可能是因其山顶有山寨,就将青龙山的上半部分又俗称为木壳寨。
        我给妻子及女儿信口讲述了从父辈那里传承的那个久远的传说,又借此说明我又名“青龙”的来历,大家说说笑笑之间就忘记了时间,感觉有些凉意才发觉我们已在“圆盘”上休憩很长时间了。本来是打算继续往上登木壳寨的,但鉴于我们体力消耗很大,大家都感觉非常疲乏,只得由“旺财”在前面带路牵引,循另一小道穿密林下山“打道回府”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没有一鼓作气登顶青龙山(木壳寨),深感遗憾。
        回到老屋后,父亲递上一杯热茶,在谈话间交流此次回故乡过清明节的体会,我说,我此次过清明节有三层感悟:
         一、清洁明净、颐养身心。
        清明,虽说时值季春,但感觉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真乃“清洁而明净”。回到乡间,又登高山,远离城市的喧嚣,停下日复一日的忙碌,一切烦恼均被抛于脑后,颇有吐故纳新、脱胎换骨之感。
         二、祭奠先人、参悟人生。
        古时,专门祭奠先人的“寒食节”与清明时间很近,后来演化成清明祭祖的习俗。一个人从生到死,无论生前多么辉煌或潦倒,其结果都一样,就是一个来时赤条条而去时一无所有的过程,就是经历一个回归原点的圆形轨迹,生命的价值蕴藏于从生到死的这个过程之中。所以,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拼搏前行的过程,只能在艰难前行中感受喜怒哀乐,也只有靠这个无法逆转的过程展现自己的风采,如果能给后人留下点点滴滴即是万幸,应该看穿得失荣辱,看破红尘生死。
        三、清正廉明,关注民生。 
        谈到这一点,可能不熟悉的人会误解我系官场中人,或身处某一党派。其实,本人乃草民一个,正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岁时百问》所言“清洁而明净”,不仅仅指天气好,还意味着历代草根百姓对乌烟瘴气的官场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对为官者一直寄予“明镜高悬”或“正大光明” 的廉政厚望,期盼有清正廉明的“青天”常在,所以,行使公权力者,在这样的节日里都应该暗自反思,如何践行关注民生的永恒主题。
        老父亲听罢,只是笑了笑。不知是以为然还是不以为然?不得而知。我正在揣摩之时,忽听母亲在招呼家人围坐到桌前吃饭,恍然大悟:我等庶民百姓能借清明节之机又一次与家人团聚,难道不是头等幸事吗?
        故乡,明天我又将离您而去,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您在我心中将永远是“清洁而明净”的最美风景。
                                                                       2009-4-11周六下午于蓉城
以上内容由何光友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何光友律师咨询。
何光友律师主办律师
帮助过0好评数0
成都市草市街69号恒昌大厦5楼
LAWYER INFORMATION
律师信息
  • 律师姓名:
    何光友
  • 执业律所:
    四川公生明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主办律师
  • 执业证号:
    15101*********122
CONTACT ME
联系本人
  • 服务地区:
    四川-成都
  • 地  址:
    成都市草市街69号恒昌大厦5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