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英律师亲办案例
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补偿金情形
来源:李世英律师
发布时间:2020-08-04
浏览量:861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试用期内解除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需注意:要想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需有明确标准,用人单位可以绩效方式,写在试用期协议中,或者以录用条件公示给员工,要求员工签收。

 

二、严重违纪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比较常见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事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解除之前要注意制度本身的合法合理,千万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2、程序方面也要注意需要经民主程序,需要告知员工并让员工签收。

3、要能够提供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确凿证据。

 

三、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上并未予以明确重大损害的标准,一般会考虑行业性质、职务、岗位的差异性等。但最重要的是需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重大损害标准,否则单位的解除行为很难被认可。

 

四、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五、 劳动合同无效

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适用此情形解除劳动合同常见的是以欺诈方式,最典型是提供假学历、工作经历、假身份证等。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需要做到如下两点:

1.让员工填写好《入职登记表》,将个人信息、学历、工作经历作详细说明,并明确如作虚假说明,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合同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2.让员工提交相应文件凭证,并签名确认真实性,以免在应对争议时,难以判断员工是否存在欺诈行为,更无法举证证明。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2.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而判决又未生效之前,劳动合同还是不能解除的,因为此时还只是一种强制措施而非已确定刑事责任。此时的劳动合同是“中止”而非“终止”。

 

七、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需要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解除,超过一个月,即便通知后不肯签订书面合同而解除,也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以上情形你了解了吗?如有更多法律咨询,请联系苏州李世英律师。

 


以上内容由李世英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李世英律师咨询。
李世英律师主办律师
帮助过2451好评数7
  • 办案经验丰富
  • 咨询解答快
苏州市姑苏区苏站路1588号世界贸易中心A座1903室
LAWYER INFORMATION
律师信息
  • 律师姓名:
    李世英
  • 执业律所:
    上海明伦(苏州)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主办律师
  • 执业证号:
    13205*********630
CONTACT ME
联系本人
  • 服务地区:
    江苏-苏州
  • 地  址:
    苏州市姑苏区苏站路1588号世界贸易中心A座19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