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冰律师亲办案例
信凯合同纠纷法律知识:买卖合同违约的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来源:魏俊冰律师
发布时间:2020-06-08
浏览量:488

  生活中对于买卖合同纠纷是经常见到的事情,对于合同纠纷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接下来专业律师为您进行解析关于买卖合同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买卖合同违约的诉讼时效具体是怎样规定的?

  1、根据中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算。

  2、《合同法》除了在第129条规定了涉外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的诉讼时效为4年以外,没有另外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因此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规定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处理,即适用2年的诉讼时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民法通则》第136条第1项又规定: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为1年。

  3、从规定来看,这1年的规定是与瑕疵担保的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如原来的《德国民法典》第477条规定:解约或减价请求权,以及欠缺保证品质的损害赔偿请求权,除出卖人恶意不告知瑕疵外,对于动产,自交付之日起经6个月时效消灭,对于土地,自交付时起经1年时效消灭。这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瑕疵担保人,即出卖人的法律责任。

  由于原来中国违约责任采用过错归责原则,学理和相关立法都承认在买卖合同中有物的瑕疵担保,因此规定一个1年的短期诉讼时效是必要的。中国《合同法》将买卖合同中的归责原则确定为无过错责任,即只要产品有瑕疵,作为出卖人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因此没有必要再将这类诉讼的诉讼时效确定为1年。这在继续承认瑕疵担保责任的国家也有相应的变化。

  4、诉讼时效自买卖标的物交付后2年内不行使而消灭;在建筑物情形,消灭时效为5年;在特定的权利瑕疵情形,为30年(注:具体内容参见2002年1月施行的《德国民法典》第438条规定。)。

  如果出卖人 恶意隐瞒瑕疵,则适用3年普通消灭时效期间的规定,并且对消灭时效的起算适用主观定义的标准,即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及债务人时起算。

  以上就是买卖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问题,生活中一旦出现合同纠纷问题,建议一定要及时联系律师为您进行处理,防止自己利益受到侵害。


以上内容由魏俊冰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魏俊冰律师咨询。
魏俊冰律师高级合伙人律师
帮助过3519好评数35
  • 办案经验丰富
  • 服务态度好
  • 咨询解答快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19号时代网络大厦3层
LAWYER INFORMATION
律师信息
  • 律师姓名:
    魏俊冰
  • 执业律所:
    北京市信凯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高级合伙人律师
  • 执业证号:
    11101*********443
CONTACT ME
联系本人
  • 服务地区:
    全国
  •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19号时代网络大厦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