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慧楠律师亲办案例
手机定位考勤须遵循法律边界
来源:蔡慧楠律师
发布时间:2020-03-31
浏览量:131

    手机定位是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获取移动手机或终端客户位置信息的服务,很多手机APP软件利用此功能拓展业务范围,帮助人们了解实时路况、订购外卖、聊天交友等。同时,一些办公软件开发公司也利用手机定位功能设计出“手机考勤”软件,这种软件通过确定员工实时位置,判断其是否在岗或是否在执行工作任务。

    手机定位考勤具有两面性。从积极的方面讲,一则有利于企业对员工的有效管理,比如,外勤、销售等工作地点不固定的人员,就比较适用于手机定位考勤;二则也能够给员工提供方便,诚如报道,有的员工因挤不上电梯就错过了刷指纹时间,而手机定位考勤,只要在办公楼附近定位一下,就签到了;三则手机定位考勤适应了互联网发展趋势,有助于提升管理及工作效率。

    从存在的弊端来讲,一是有可能让员工产生“被监控”感,比如,有的员工就表示,觉得自己没被尊重;二是容易造成员工和老板间的信任危机;三是手机定位考勤拿捏不好尺寸,极容易侵犯员工的隐私权益,比如,考勤定位APP全天候跟踪员工行踪,连下班、午休甚至假期也不放过,无疑会令员工反感,更会产生抵触心理。

    由此可见,手机定位考勤虽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考勤方式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注意使用上的尺度,也极容易造成两败俱伤。毕竟,用人单位用手机定位的方式,考勤和约束员工,其中的情法理均应顾及到。倘若,企业管理者只图手机定位考勤的便利性,而不注重使用的边界尺度,不仅会侵害员工的权益,更不利于自身事业的发展。

    笔者以为,手机定位考勤须遵循法律边界。一方面,在是否使用手机定位考勤上应尊重员工的意见,因为这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应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员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另一方面,在具体操作中,既要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更须保障员工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同时,工会应监督好手机定位考勤的运作。比如,员工下班之后还在随意定位,那么这样的手机考勤定位就涉嫌侵犯员工个人隐私,工会不仅要及时纠偏,而且有必要借助法律帮助劳动者维护好合法权益。可以说,手机定位考勤唯有在有效的监管下运行,不逾越法律和情理框架,才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成为助推工作的利器。

    当然,和谐的劳动关系,有赖于劳资双方的信任、支持,与依法行事。无论使用什么样的考勤方式,于用人单位而言,都是为了集体的利益,只要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即可。而对于员工而言,诚信劳动、认真履职,是立足职场的根本,所以,应该适应用人单位合法合规的考勤方式,当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更可以依法维权。

以上内容由蔡慧楠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蔡慧楠律师咨询。
蔡慧楠律师主办律师
帮助过1887好评数22
  • 办案经验丰富
  • 服务态度好
  • 咨询解答快
重庆市渝北区财富东路涉外商务区B1栋19层
LAWYER INFORMATION
律师信息
  • 律师姓名:
    蔡慧楠
  • 执业律所:
    北京市京师(重庆)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主办律师
  • 执业证号:
    15001*********205
CONTACT ME
联系本人
  • 服务地区:
    重庆-重庆
  • 地  址:
    重庆市渝北区财富东路涉外商务区B1栋1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