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法网>安康律师>汉滨区律师>马方平律师 > 律师文集

诚实守信

作者:马方平 来源:找法网 更新日期:2012-03-23 15:00 浏览量:654

 

稻田间,籽粒饱满的穗子,总是把头垂得低低,那是对大地母亲深深的感恩,沉沉的流连,它用自身和自心的成实和诚实,向人们告白了它的真意。

人,也有低下头的时候。那是智者的冷静,一时间对信念的梳理和认定;那是智者对自信力的酝酿和内聚,然后再踏上更加确认的重新认定的路程。亦如苍鹰,它也有敛翅喙理自己羽毛的时候,然后凝神审视另一湾沟壑,另一片蓝天,另一座巅峰,那是勇敢者的思索,一时间对力的沉默内蕴。人,这时候抬起头是一种境界。

社会中人,时时处处都要与人谋面,跟人交往,和衷共事,谦和地笑对自己和笑对别人,便会把春天留住。谦和对己,是修养的花朵,谦和待人,是涵养的金果,对己待人,同时做到了谦和,举目展眉时,笑脸回首间,可以忘却刚刚发生的口角,泯掉陈年的怨怼,化严冰为春水,流通心扉与心扉的隔扇。

谦和是大人格衣冠上的饰纹,谦和是善良者的气宇轩然,谦和是顺境中人对艰难的漫滤而现出的霭然;谦和是逆境中人对自尊的培育和加固,是自信力的稳健昂然。这二者凝聚在一体,就变成富有远见的飘逸,以大人格主宰自己的命运并绸缪人生的未来。谦和是感谢,是平凡者对社会的感谢;是淡泊者对别人的感谢;是辛勤耕耘者对自己的感谢。

谦和是瑰丽多姿的:她是对父母的孝道,她是对老年人的敬重,她是对朋辈的友善,她是对年轻人的关怀,她是对儿童的怜爱,她是对襁褓中婴儿的慈祥。

谦和与笑傲人生,谄媚权贵冰炭不容,谦和与大欺小,强凌弱相去万里。谦和者往往都是远见高识者,爱憎分明、是非清楚,高屋建瓴,那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出来的馨香。在强权者横行面前,他会把谦和变成刀剑般闪亮和犀利。

而遗忘,是一种善良。我们被某个人伤害时,便痛不欲生,对其咬牙切齿,恨不得将之置于死地而后快。但是,当我们在路上行走时,被一个小石头绊了一跤,腿折了,脚扭了,却能在伤痛后坦然面对,心中无一丝对小石头的怨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可以忘记,可以不去计较很多不快的,因为人懂得遗忘。

我们经常会觉得自己背负太多,累及行程,那是我们忘记了运用遗忘。任何时候,痛苦都是要我们自己来平复的,他人的劝慰,只是夏日里的一剂清凉,冬天里的一丝暖意,能使我们得到片刻舒爽,但不能替代痛苦。所以,与其痛苦地承担着,不如学会遗忘,擦净自己心灵的那扇窗,看看外面的人生百态与熙熙攘攘。你会知道,比我们不幸的大有人在,世界不是我们能左右得了的,不妨做自己能做的,将那些痛苦当成上苍对我们的一种历练。

把遗忘当作自己原谅他人的一种善举,始终相信一句话: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前面总是最好的。从个人来说,进行遗忘这个善举,就是一个最没有伤痛记忆的人。因为将所有的美好向往都收藏起来,在一个个晴朗的日子里拿出来晒晒,让那尘封的往事都在风中烟消云散,不着痕迹,只留下快乐的芬芳。

尽管在种种欢笑背后也不快乐,但懂得遗忘,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将一连串的快乐时光汇聚成时光链,来享受幸福,就知道那些失去的和得不到的,真是不足为贵的,那些触手可及的东西才能紧握手里的生活。太过遥远的,自己无法把握的,那是别人的一帧画。我的一切遗忘都在字里行间,在手指上缠绕,别人看到的是那梳理后的一道屏风,而痛的却是指尖。

人都说要在这世界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以前我在评价他人感情时也总是在说,情缘几世修,错过了不知又要遗憾多少生。但现在,我知道那是我让人学会珍惜拥有的一种说辞。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像苹果一样被分成两半,需要找回自己那一模一样的一部分。我们都是完整的个体,是欣赏与宽容让我们并排站立,结伴前行,相互扶持。如果我们得不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那就让我们享受孤独好了,就当从来没有清风拂面的故事。

人世间的好人,遇事经常讲修养与涵养,修炼人则经常谈论如何修心养性。一个人的心性或修养与他的宽容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人有宽容品自高。如果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他的思想境界就已经很高了,人只有通过修炼才能达到高尚的思想境界。

在古代,有一个脾气暴躁的年轻人,来到大德寺找一休和尚请教修炼的方法。他一踏进门,就急忙对一休和尚说:“禅师,我已经下定决心,从今天起绝对不与任何人吵架或打架了,就算有人对我吐痰,我也会默默的将它擦掉,绝对不会与那个人争吵。”一休和尚听后笑着回答说:“很好,不过当别人向你吐痰时,你也可以不擦掉,让它自然的在脸上风干就好了。”这个年轻人一听,心中有些不服气,就说:“这未免太强人所难了吧!让这么侮辱人的痰在脸上自行风干,我可没有那么大的心胸啊!”一休和尚听后摇了摇头说:“这一点也不难啊!如果你完全没有与别人发生纠纷,而对方却仍然向你吐痰,那么这种人根本就是一只苍蝇。你想,苍蝇这种昆虫一向目无法纪,肆无忌惮,无论你如何责骂它也没有用啊!所以让这种‘苍蝇人’吐了痰,一点也不会造成耻辱,那么你又何必为这种没有用的人动怒呢?”年轻人听完后,接着问一休和尚:“如果有人挥拳打我呢?”禅师回答说:“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他!”没想到一休和尚刚刚说完,这个年轻人竟一拳打了过来,重重的打在禅师的大光头上。这个年轻人不以为然的瞪着禅师,问他说:“如何?我这么打您,难道您不生气吗?”一休和尚若无其事的笑了笑说:“哈!我的头可是坚硬如石,你那么用力出拳,恐怕已经伤到手了吧!痛不痛啊?”年轻人见禅师一点也没有恼怒的神情,态度极为从容、优雅,没有一丝造作,面对修炼人的宽容,他一时间尴尬得说不出话来。年轻人此刻才知道,一休和尚的宽阔心胸以及修炼人的思想境界,自己根本是望尘莫及的。真正的修炼人都是放弃了人世间的名利得失,在高层次上看问题的。一般人无法理解修炼人的思想与行为,那是因为思想境界相差太远了,一个人只有走上修炼的道路,才能认识高层次上的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其实,一休和尚不是坚硬,而是柔软。大理石很硬,切割大理石的工具叫水刀,也就是说把柔软的水,经过加压而产生的强大力道,自然就无坚不摧;水经过燃烧成水蒸气,就能推动涡轮产生电力让火车前进;台风带来豪雨,雨就是水,渗透进土壤里累积一定流量之后造成土石流,再大的山也要崩塌,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表现。老子是最懂得“柔软力量”的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在“空城计”中,已做了最佳的现身说法。大敌当前、千钧一发之际,他气定神闲、笑容可掬的独坐高楼、焚香操琴,结果是“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他在《将苑》中也明白指出:“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柔软,绝非示弱,而是一种通达、一种智慧!

当今中国人的心态,普遍浮躁、急功近利。做生意喜欢一锤子买卖,只要当下能赚到钱,管它以后怎么样。做事也是如此,只讲效率,不讲效果,唯快是求。人们日常想的、求的、做的,往往是如何一夜间暴富,所以中国炒股票买彩票的人群庞大,虽屡遭欺骗打击而不知醒悟,更有无数不择手段发昧心财的,整个社会陷入一种唯利是图的迷狂状态。惟其如此,十几亿人的民族,大师级的人物万分的罕见。因为,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土壤过于贫瘠,只能生产投机分子,很难养成大师。古今成大事业者,一般都是能静下心、耐得寂寞的,经历长时间的积累沉淀磨砺,最后方能厚积薄发、一飞冲天。

“试玉要待七日满,看人还需十年期”。其实,自然界的道理也是如此。长得快的树木,材质都疏松,而且树龄不会太长,像杨树、桐树、柳树之类,概莫能外;而那些最坚硬最优秀的木材,像紫檀、楠木等,都是生长极其缓慢的。速生者速亡,耐得寂寞,方能成就大器。

中国过去的各行各业,基本都是以师徒方式传承的。那么,要想学到师傅的真功夫真本事,首先就得有耐心有诚心,踏踏实实去学,耐得寂寞。徒弟在师傅门下三年五年,十年八年都很正常,甚至还有终生不离师门的。如果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就更要下大决心了。

其实,寂寞也是一种财富,只是看你能否善用。想想过去那些修炼人,长年青灯古卷、念经打坐,任何世间的天伦之乐、灯红酒绿、繁华热闹都远离了,可同时他们也就拥有了一份清静、闲适和从容。有所失必有所得,有所得必有所失,这也是宇宙的普遍之理。当然,在寂寞中也有人失落了、疯癫了,因为他们不能善用寂寞之苦,只想用外在的东西来消解,一旦消解不了,就痛不欲生、怨天尤人。酸甜苦辣咸,各有各的妙处,关键在于你能否敞开胸怀去品尝而已。如果只知道执着一端,如何能够体会百味俱全。

耐得寂寞,就会有一份自省,一份沉静,一份清醒。耐得寂寞,才会知道珍惜生命,才不会盲从。坐看潮起潮落,静观缘聚缘散,寂寞的妙处,要在“耐得”之后才体会的分明。

当然,仅仅耐得寂寞是不够的,还要有迷人的笑容。笑总是吸引人,但笑不只会带给对方好的感受,根据美国大学的实验研究,笑的多与少对婚姻与健康的走势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连性。藉由对相片中人物的笑容强度做追踪,相片中笑容愈灿烂的人,离婚的可能性越低,寿命也会越长。而中国的面相学说中,鼻子象征财富,嘴巴象征财库,在笑的时候,嘴巴比鼻子宽(嘴包鼻)财才能守得住。据悉,美国某大学的心理系教授收集了该校6 百多位校友的相片,将照片里人物的笑容分等级评定强度,强度最大的,也就是笑容最灿烂的前10%,没有一人离婚,但笑容强度倒数的10%当中,几乎有四分之一以离婚收场。另一个美国大学的研究是针对运动选手,同样把选手照片上面部笑容表情分类,笑容强度属“开怀大笑”的人比“面无表情”的人平均寿命较长。研究人员解释,微笑可能代表一个人对生活的正面态度,同时笑容更能吸引生性乐观的人,如果男女双方的性格是正面、乐观的组合,婚姻可能维持得更长久。还有多 微笑也表示较能常保愉快的心情,一个人常处在很和善的心理状态,这样的人也是较易亲近人群,可能会拥有更多的朋友。有较多的社交支持,对婚姻及健康,产生正的效果。

如果用面相来讲,人在笑的时候,眉毛会舒展,“楣”运就会离你远去;而且脸部的表情自然呈现出“嘴包鼻”,因为鼻子是人的财富,嘴巴是人的财库,财富要落在财库里,财才能守得住。所以有些人稍微破财,便自怨自艾,嘴角下垂,当然恶性循环,愈叹气亏愈大。

人的思想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因为好坏一念间,选择什么样的想法、念头,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如果能常保和善的心态,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可以改变思考方式及看事情的角度,选择心平气和的面对,不将那些不愉快的想法一直放在心上,甚至可以做到一笑了之,真能达到这样的心境,命运会大不同。

现代的人生活压力大,有时脸部会不经意将烦恼写在脸上,多提醒自己,自己笑的时候让人也看得舒服。自己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模样,打从内心的微笑,这样的你是不 是自己看了也高兴。让笑容变成你生活中的习惯,而且别忘了不要“皮笑肉不笑”,也不要“强颜欢笑”,真正从心里感到快乐的笑容,让你延年益寿、婚姻幸福,就让笑容开启幸运之门。

历观天下人、事、物,无信则不达,有信才能立。不妨先从天上说起,不管是在春、夏、秋、冬哪个季节,无论是在天南地北哪个地方,在夜晚的时候,人们抬头就能看到天上月亮的圆缺变化。会发现在月初天上的月亮是弯的,然后逐日增长、增长,到每月十五的时候都无一例外的长成一轮圆圆的满月。所以有经验的人只要看到月亮的圆缺状况,就能知道是上旬、中旬、还是下旬。而且是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信守这个规律不变,所以也自然取得了世人的普遍信任,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由衷的观赏、咏叹和赞美。再说说天上飞的,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大雁都要不远万里、不辞辛苦从南方飞到北方来。一路飞鸣,分明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千万别错过春天播种的季节。每当寒冬降临,五谷成熟的时候,大雁又要不远万里、不辞辛苦从北方飞回南方。雁阵经过,人们自然就知道秋天来了,这是收获的季节,三春不如一秋忙,要把这丰收的果实好好收藏。春春如此、秋秋这样,如此看来大雁真无愧于“信鸟”之称,始终能获得历代仁人志士、善男信女的追望、赞颂与比拟。不论是众所周知的海水涨潮,还是闻名于世的钱塘潮,都不厌其烦地沿着一定的规律潮起潮落。潮起时排山倒海、惊天动地,潮落时急流勇退、痛快淋漓。而且是年年、月月、日日如此如斯,不疲不倦、不前不后,谓之“信潮”。

人是万物之灵,自当取天地之灵气,存世间之诚信,且要青出于蓝更要胜于蓝。而且中华五千年光辉神传文化中,也不乏重德守信、一诺千金的范例。“关云长屯土山约三事”、“刘伯伦践言救友”等实例都被人们传为千古佳话。俗话说“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这个光辉的名字,以他的赤诚、以他的信守,以他信守承诺的高贵品格和道德情操载入史册、万古流芳。成为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学习、尊崇的光辉典范。

只有在诚实守信的环境中,只有在信守承诺的国度里,才能充分体会、享受到诚实守信给人们带来的和睦、平等、幸福、快乐。否则就会互不信任,互相欺骗,人人自危,人人为近敌,人人害人害己。但是,在现今的中国大陆,“人如飞鸿行有信,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言出必践,诺言必还”这些优秀传统、淳朴古风都被弄得荡然无存。但奇怪的是,人人身在其中,却几乎人人昏然不觉为悖,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返本归真,重新恢复诚实守信的优秀道德传统,就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挣脱中共的精神枷锁,重建真诚、善良、信守、宽容的理念和道德品格。

感恩,多么美好的词汇,蕴含了多么深厚的人类情感,然而,现在有多少人能去真正思量“感恩”?应深深地拷问自己,理理杂乱的思维,摸摸自己的心,放飞思绪,让感恩之情通透全身,沉浸于体味赋予生命的感恩与感动之中。感恩神秘的宇宙所蕴含的天道,想到此,我的心广袤起来,把浩瀚的宇宙纳于胸膛。茫茫宇宙,玄奥无限,现代科学也无法揭秘宇宙的奥秘,科学之父不是也最终走到宗教的神秘里吗。看着揭示宇宙无数星系运行的科幻,地球仅是其中一枚亮点,犹如一粒珠玑,人类生存在这里。地球自转,有了日夜更替;地球公转,带给人类四季。它在宇宙中恪守运行天道轨迹,浩渺的宇宙众星系和谐有序。感恩我们宇宙天体的天道与玄机的神秘力量,给了人类安全生存的载体。感恩的心触动我们对生命真谛的无限探寻……。

感恩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给予了我们生存的供养。地球被安排有大气层,有生态圈,有食物链,我们人可以生活在这里。地域的山川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大地生长万物,养育了世世代代,繁荣了文化,感恩地球给了我们生活的空间。当面对地球被人为的破坏与生态灾难,大气污 染、江河有毒、资源乏竭、动植物危境……,地球的现状是身负70亿人口与身体被恶性循环,我的心与地球一同战栗,我们惟有用感恩的心才能听到她痛苦的呻吟,才会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自觉履行保护地球、爱护家园的责任和使命,才会将我们对地球的热爱和呵护付诸于行动,感恩的心是萌动责任感的底蕴。

感恩大自然的怀抱与给予,大自然包罗万象,生机盎然,一切生命的灵犀都有各自的生命之美与生命的意义,带给人类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的满足与抚慰。当用心感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体会到的是大千世界林林总总都是和谐共生的彼此眷顾与依存的深意。当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实是大自然被掠夺的越来越多,我们拥有的大自然的氛围越来越少时,越发的感恩于大自然曾经无私的馈赠。对大自然的感恩,让我的心时刻浸在快乐与满足中,珍惜身边大自然的一颦一笑而随其自然的惬意体会,于是乎生活得饶有韵味。

感恩父母,带给我们生命与无私真爱的人。曾经有人调侃道,这世道什么都是假的,就是父母为孩子付出的那颗心不是假的。是啊,母爱被礼赞为是人类最无私的爱,这份爱体现出的是与生俱来的人之天性之美,蕴含的是不吝付出与不苛所求的身体力行的无言的道白。父母养育、操劳着我们从小到大,动物中羊有跪乳之恩,乌鸦知反哺报恩,我们人怎么能怠慢感恩父母的心呢!然而现实中儿女不赡养老人“啃老族”的社会现象与老的就是应该伺候小的这样的变异观念在中国现在普遍存在。中国人受党文化的毒蚀,遗忘了传统“忠、孝、节、义”的祖训,还不如羊、乌鸦了。对父母的感恩,焕发的是对天理循环、善因善果的以身作则,倡导的是人间正气,秉承的是中华传统美德。感恩的心,是人应具有的天性。

感恩生命中的良师益友,在困惑时帮指点迷津,在困难时帮分担悲苦,这也是人生的珍贵收获。现代社会的悲哀是,受“假、恶、斗”官场作风使然,能拥有真的、善的、坚忍不破的人际关系着实亦非易事。感恩于生命中遇到的良师益友,惟以皎皎真情、以诚相鉴,才能释怀。

感恩因缘所至、随缘聚散的人生际遇。感恩有缘千里来相会,惜缘珍视有缘人。相聚时,叮嘱自己保持一颗祥和的心,要无怨无恨地的走过生命中的这段缘。

感恩与惜福是结伴而生的,懂得感恩的人,就会珍惜自己拥有的而感到幸福;懂得惜福的人,也是对天、地、自然与人懂得感恩,对生存充满着敬畏与知足,从而在生活中乐于奉献与欣然付出。感恩的心多珍贵。让自己的心分享感恩,感动着一切被拥有的恩惠所带来的感动,细细体会人生的美好与拥有。 那么,对于我们的孩子,他们对一切的得到被认为理所应当从而不知珍惜,感恩教育应是孩子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失的心灵土壤,……。

某日返回住处,觉异于平常,稍后才回神,原来室内和我的心情一样暗沉不明。由于楼梯间电灯未开,在傍晚时分更显分外昏暗,虽不致于伸手不见五指,却有一脚踩空跌倒之虞。于是,拾级而上的同时,很自然的随手打开每层楼梯间的灯。灯亮屋明照我前行的当下,恍然原来我们对周遭的点滴如此习以为常,因此显得漫不经心而无视于许多人事物的默默付出。

灯,当然不会自己亮,在之前一定有人为自己也为晚归的人点亮它。屋子因为有灯有生命,也温暖。想到这些日子以来,陷溺在自我的悲伤中,而忽略了当我对温室凋零的落花兀自落泪时,窗外的百花却在盛开。……

没有前人种树,何来后人乘凉?只要一想到我们每天的生活来自多少人的成就,就深刻的领悟所有生命息息相关,认不认识不重要,我们彼此分工也彼此分享世上的万事万物。如果可能,试着对擦肩而过的路人心生感激,温柔对待日夜相处的亲友,没有他们的存在,生命也就不会完整。世事多变化,人心难免起伏大,尔后不坐享现成,宁为点灯人,在阴晴不定之际,能够适时照亮自己,温暖别人。

 

 

在线咨询马方平律师

律师综合信息

  • 用户推荐热度: 5.0

  • 累计帮助用户量:111

  • 好评:1

咨询电话:155915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