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才律师亲办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衔接配合管理的意见
来源:郝玉才律师
发布时间:2016-09-23
浏览量:491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衔接配合,确保社区矫正依法适用规范运行,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加强社区矫正适用前的衔接配合管理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或者提请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或者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调查评估。对罪犯提请假释的,应当委托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调查评估。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或者罪犯,裁定或者决定机关应当核实其居住地。

    委托调查评估时,委托机关应当发出调查评估委托函,并附下列材料:

    1)人民法院委托时,应当附带起诉书或者自诉状;

    2)人民检察院委托时,应当附带起诉意见书;

    3看守所监狱委托时,应当附带判决书裁定书执行通知书减刑裁定书复印件以及罪犯在服刑期间表现情况材料。

    2.调查评估委托函应当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及其家属等有关人员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案由以及委托机关的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内容。

    调查评估委托函不得通过案件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转交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3.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调查评估委托函及所附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评估,提交评估意见。对于适用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评估,提交评估意见。评估意见同时抄送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

    需要延长调查评估时限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与委托机关协商,并在协商确定的期限内完成调查评估。

    调查评估意见应当客观公正反映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罪犯适用社区矫正对其所居住社区的影响。委托机关应当认真审查调查评估意见,作为依法适用或者提请适用社区矫正的参考。

    4.人民法院在作出暂予监外执行决定前征求人民检察院意见时,应当附罪犯的病情诊断妊娠检查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鉴别意见等有关材料。

    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交付接收的衔接配合管理

    5.对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人民法院看守所监狱应当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在规定期限内将有关法律文书送达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同时抄送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社区服刑人员前来报到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未收到法律文书或者法律文书不齐全,可以先记录在案,并通知人民法院监狱或者看守所5日内送达或者补齐法律文书。

    6.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或者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交付时应当将罪犯的病情诊断妊娠检查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鉴别意见等有关材料复印件一并送达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7.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服刑人员交付接收工作中衔接脱节,或者社区服刑人员逃避监管未按规定时间期限报到,造成没有及时执行社区矫正的,属于漏管。

    8.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发现社区服刑人员漏管,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通知有关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

    社区服刑人员逃避监管不按规定时间期限报到导致漏管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符合收监执行条件的,依法提出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建议。

    9.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对社区矫正交付接收中有关机关履职情况的监督,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提出纠正意见:

    1)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未依法送达交付执行法律文书,或者未向社区服刑人员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2)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应当接收社区服刑人员而未接收;

    3)社区服刑人员未在规定时间期限报到,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未及时组织查找

    4)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未通知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与有关公安机关,致使未办理交接手续;

    5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批准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服刑的看守所监狱未按规定与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办理交接手续;

    6)其他未履行法定交付接收职责的情形。

    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的衔接配合

    10.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脱离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下落不明,或者虽能查找到其下落但拒绝接受监督管理的,属于脱管。

    11.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发现社区服刑人员脱管,应当及时采取联系本人其家属亲友,走访有关单位和人员等方式组织追查,做好记录,并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视情形依法给予警告提请治安管理处罚提请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提请收监执行。

    12.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对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活动的监督,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提出纠正意见:

    1)社区服刑人员报到后,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未向社区服刑人员履行法定告知义务,致使其未按照有关规定接受监督管理;

    2)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违反规定批准社区服刑人员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的内容批准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特定区域或者场所;

    3)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未依法给予警告提请治安管理处罚

    4)其他未履行法定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形。

    13.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会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每月通报核对社区服刑人员人数变动漏管脱管等数据信息,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4.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完善社区服刑人员的信息交换平台,推动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互联互通,利用网络及时准确传输交换有关法律文书,根据需要查询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被治安管理处罚犯罪等情况,共享社区矫正工作动态信息,实现网上办案网上监管网上监督。对社区服刑人员采用电子定位方式实施监督,应当采用相应技术,防止发生人机分离,提高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5.社区服刑人员被依法决定行政拘留司法拘留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等或者因涉嫌犯新罪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决定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3日内将有关情况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

    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收监执行的衔接配合管理

    16.社区服刑人员符合收监执行条件的,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及时按照规定,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或者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送达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建议书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依法作出裁定或者决定,并将法律文书送达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同时抄送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17.社区服刑人员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被依法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被决定收监执行的,应当本着就近便利安全的原则,送交其居住地所属的省(区市)的看守所监狱执行刑罚。

    18.社区服刑人员被裁定撤销缓刑的,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看守所监狱移交撤销缓刑裁定书和执行通知书撤销缓刑建议书以及原判决书裁定书和执行通知书起诉书副本结案登记表以及社区矫正期间表现情况等文书材料。

    社区服刑人员被裁定撤销假释的,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看守所监狱移交撤销假释裁定书和执行通知书,撤销假释建议书社区矫正期间表现情况材料,原判决书裁定书和执行通知书起诉书副本结案登记表复印件等文书材料。罪犯收监后,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通知罪犯原服刑看守所监狱将罪犯假释前的档案材料移交撤销假释后的服刑看守所监狱。

    暂予监外执行社区服刑人员被人民法院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看守所监狱移交收监执行决定书和执行通知书以及原判决书裁定书和执行通知书起诉书副本结案登记表社区矫正期间表现等文书材料。

    暂予监外执行社区服刑人员被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看守所监狱移交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矫正期间的表现情况等文书材料。

    19.撤销缓刑撤销假释裁定书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收监执行决定书应当在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教育场所公示。属于未成年或者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服刑人员除外。

    20.被裁定决定收监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在逃的,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的裁定决定后,立即通知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由其负责实施追捕。

    撤销缓刑撤销假释裁定书和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收监执行决定书,可以作为公安机关网上追逃依据。公安机关根据案情决定是否实施网上追逃。

    21.社区服刑人员被行政拘留司法拘留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等行政处罚或者强制措施期间,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依法作出对其撤销缓刑撤销假释的裁定或者收监执行决定的,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将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的裁定书决定书送交作出上述决定的机关,由有关部门依法收监执行刑罚。

    22.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对社区矫正收监执行活动的监督,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提出纠正意见:

    1)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未依法向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提出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建议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建议;

    2)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未依法作出裁定决定,或者未依法送达;

    3)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未依法将罪犯送交看守所监狱,或者未依法移交被收监执行罪犯的文书材料;

    4看守所监狱未依法收监执行;

    5公安机关未依法协助送交收监执行罪犯,或者未依法对在逃的收监执行罪犯实施追捕;

    6)其他违反收监执行规定的情形。

    23.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社区矫正,本意见未明确的程序和事项,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司法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暂予监外执行规定》等执行。

    24.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内容由郝玉才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郝玉才律师咨询。
郝玉才律师主办律师
帮助过12157好评数209
  • 办案经验丰富
  • 服务态度好
  • 咨询解答快
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与长夏门街交叉口863创智广场1栋2209房间
LAWYER INFORMATION
律师信息
  • 律师姓名:
    郝玉才
  • 执业律所:
    河南蓝锐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主办律师
  • 执业证号:
    14103*********627
CONTACT ME
联系本人
  • 服务地区:
    全国
  • 地  址:
    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与长夏门街交叉口863创智广场1栋2209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