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洪律师主页
朱正洪律师朱正洪律师
187-0517-3692
留言咨询
朱正洪律师亲办案例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跨2008年1月)
来源:朱正洪律师
发布时间:2015-08-31
浏览量:425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跨2008年1月)

2008年1月1日前,依据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涉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


2008年1月1日后,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23种情形下,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1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7、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8、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9、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0、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2情形:


1、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的;


6、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的;


7、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8、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9、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10、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1、因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计算经济补偿金最基本的公式为:经济补偿金=基数×年限。可见,影响经济补偿金的因素有二;基数和年限,而经济补偿金亦是据此进行分段的。

一、经济补偿金的基数

由于2008年1月1日之前施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下简称“以前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但并未对经济补偿金的基数进行封顶限制,而《劳动合同法》则对基数进行封顶,即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高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简而言之为“3倍+12月封顶”。因此,在不同情况下经济补偿金的基数有所不同:

1、如果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不高于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按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确定。

2、如果劳动者工资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三倍封顶的情形,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确定基数,同时实施封顶计算经济补偿的年限自《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起计算,《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的年限仍按以前规定的标准计算经济补偿金基数。

二、经济补偿金的年限

“以前规定”和《劳动合同法》都对经济补偿金的年限进行封顶,“以前规定”对法定情形进行12个月的年限封顶,上述1、2两种情形,经济补偿金不超过12个月,而3、4、5情形则没有12个月的年限封顶。而《劳动合同法》只有在“基数”符合封顶条件时才对“年限”进行12月封顶,所以只需看基数封顶情况即可。具体的讲,如果《劳动合同法》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也不属于以前规定中“经济补偿金总额不超过劳动者十二个月的工资收入”情形的,经济补偿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劳动合同法》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属于以前规定中“经济补偿金总额不超过劳动者十二个月的工资收入”情形时,《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的经济补偿年限要按照以前的规定计算;2008年1月1日后的工作年限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并入计算。

三、案例解析:

(一)案例一: 张某1988年1月1日进入单位,2009年4月30日因医疗期满被依法解除合同,其平均月工资为8000元。属于经济补偿金的基数和年限均未遇到封顶的情况。这一类型包括的法定情形主要有:

1、医疗期满解除;2、客观情况变化解散;3、经济性裁员;4、企业破产解散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经济补偿金的基数:8000元

经济补偿金的年限=1988.1.1-2009.4.30=21年4个月(按21.5个月计算)

经济补偿金:8000元×21.5个月=17.2万元

(二)案例二: 张某1988年1月1日进入单位,2009年4月30日因不能胜任被解除合同,其平均月工资为8000元。属于按照“以前规定’要进行年限封顶,而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由于劳动者工资未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因此对基数不封顶的情形。此时,按照新法、旧法的标准分段计算,然后两者相加即可。这一类型包括的法定情形主要有:

1、协商一致解除;2、不能胜任解除;3、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4未按照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经济补偿金基数:8000元

经济补偿金年限:12个月(2008前)+1.5个月(2008后)=13.5个月

经济补偿金=8000元×13.5=10.8万元

(三)案例三:张某1988年1月1日进入单位,2009年4月30日因经济性裁员被依法解除合同,其月平均工资为12000元。属于尽管不符合“以前规定”封顶的法定情形,但符合《劳动合同法》3倍+12月封顶的情况。这一类型与案例一的法定情形类似,但要同时满足劳动者工资符合3倍封顶的条件。(深圳市2008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621元)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2008年前经济补偿金数额:20个月×12000元=24万元

2008年后经济补偿金额:1.5个月×10863元=1.6295万元

经济补偿金总额:24万+1.6295万=25.6295万元

(四)案例四:张某1988年1月1日进入单位,2009年4月30日因不能胜任解除合同,其月平均工资为12000元。属于既符合“以前规定”封顶的法定情形,又符合《劳动合同法》3倍+12月封顶的情况。这一类型包括的法定情形与案例二相似,但要同时满足劳动者工资符合3倍封顶的条件。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2008年前经济补偿金数额:12个月×12000元=14.4万元

2008年后经济补偿金数额:1.5个月×10863元=1.6295万元

经济补偿金总额=14.4万+1.6295万=16.0295万元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颁布单位】 劳动部

【颁布日期】 19941203

【实施日期】 19950101

【章名】 全文

第一条 为了规范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标准,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

第三条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
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
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四条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
经济补偿金。

第五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
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
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第六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
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
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
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
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
,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第七条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
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
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
过十二个月。

第八条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
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
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
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第九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
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
的经济补偿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
额外经济补偿金。

第十一条 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
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
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第十二条 经济补偿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
应提取的福利费用。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劳动法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以上内容由朱正洪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朱正洪律师咨询。
朱正洪律师主办律师
帮助过23509好评数199
  • 服务态度好
  • 咨询解答快
187-0517-3692
在线咨询
LAWYER INFORMATION
律师信息
  • 律师姓名:
    朱正洪
  • 执业律所:
    北京德恒(南京)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主办律师
  • 执业证号:
    13201*********684
CONTACT ME
联系本人
  • 服务地区:
    全国
  • 咨询电话:
    187-0517-3692
  • 地  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