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兰律师亲办案例
征地拆迁纠纷中的“诉讼程序保质期”
来源:李春兰律师
发布时间:2015-08-21
浏览量:257

时间就如指间的细沙,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流失。在现实生活中,在各类征地拆迁案件中,大量的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人总是把希望放在不断地上访上,浪费掉大量的维权时机,导致到最后的状告无门。那么,作为行政相对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笔者告诉您,要时刻谨记时效问题。如果超过时效,那么您将失去几乎有的谈判筹码。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可知,若您作为被征地农民或被拆迁人,一旦发现行政行为侵害您的合法权益时,您务必要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一定要在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20年内提出。其他案件也一定不要超过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的5年。否则的话法院有权不予受理您的案件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您可能会遇见这种情况,即自己的房屋遭到强拆,及时拨打110报警,但是当警察来之后往往并不履行职责。此时因为《行政诉讼法》第四十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由此可知,您有权起诉公安局的不作为。如果您被限制人身自由或遇见不可抗力等不属于自己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此时不用着急,因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您可能还会遇见这种情况,您与征地部门或拆迁部门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之后,这些行政机关并不履行或不按照约定履行协议。那么此时,您就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参照民事法律规范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解除协议等行为提起诉讼的,适用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

综上所述,不管您是被征地农民还是被拆迁人在征地拆迁程序的各个阶段一定不要消极被动地采用拖字战术,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在时限内反戈一击,掌握主动权争取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本文不过只是讲一下时效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征地拆迁是非常复杂的案件,您可能会考虑到律师费用问题而选择自己解决,而结果经常令人大失所望,因此还是建议您请专业的征地拆迁律师为您出谋划策,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以上内容由李春兰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李春兰律师咨询。
李春兰律师主办律师
帮助过7370好评数183
  • 服务态度好
  • 咨询解答快
马家堡西路15号时代风帆大厦2-1007室
LAWYER INFORMATION
律师信息
  • 律师姓名:
    李春兰
  • 执业律所:
    北京新翰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主办律师
  • 执业证号:
    11101*********878
CONTACT ME
联系本人
  • 服务地区:
    北京-北京
  • 地  址:
    马家堡西路15号时代风帆大厦2-10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