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律师亲办案例
关注脑络通胶囊过敏反应风险
来源:张志强律师
发布时间:2015-08-09
浏览量:329

关注脑络通胶囊过敏反应风险

脑络通胶囊为中西药复方制剂,由盐酸托哌酮、甲基橙皮苷、维生素B6、丹参浸膏、川芎浸膏、黄芪浸膏组方而成。功能主治为:补气活血、通经活络,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作用。用于脑血栓、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等各种脑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引起的头痛、眩晕、半身不遂、肢体发麻、神疲乏力等症。
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共收到脑络通胶囊过敏反应报告183例,占总体报告数的22.3%。

一、脑络通胶囊不良反应特点
1.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皮肤及附件等,临床表现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乏力为最多见。
2.过敏反应较为突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分析显示,涉及脑络通胶囊的过敏反应占总体报告数的22.3%,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占3.3%。

二、脑络通胶囊过敏反应因素分析
脑络通胶囊为中西药复方制剂,主要活性成分为盐酸托哌酮,过敏反应可能主要与其盐酸托哌酮组分有关。WHO的监测数据显示与托哌酮有关的不良反应报告中,过敏反应占报告总数的65.1%,有58例过敏性休克报告。来自欧盟的监测数据显示,托哌酮的不良反应报告中一半以上为过敏反应,其中过敏性休克占不良反应报告的1.2%,因果关系评价结果显示约90%的过敏反应与托哌酮有关。
典型病例1:患者女,49岁,因“脑中风后遗症”就诊,给予脑络通胶囊口服,2粒 tid。首次用药2小时后,患者周身起大小不等风团,伴喉部不适,呼吸困难,唇部肿胀剧痒。诊断为“药物性荨麻疹”,给予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肌注,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静滴。次日患者症状缓解,治愈出院。
典型病例2:患者男,64岁,因“头晕、嗜睡”就诊,门诊诊断为“脑供血不足”,给予脑络通胶囊口服,2粒 tid。上午首次药后1小时患者上肢内侧出现米粒样红色皮疹,伴局部瘙痒;中午暂停用药后皮疹、瘙痒症状消失;当晚患者再次服药,药后约1小时再次出现米粒样皮疹伴瘙痒症状。立即停药,次日患者皮疹、瘙痒症状消失。

三、相关建议
1.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在使用脑络通胶囊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充分了解脑络通胶囊的用药风险,并详细了解患者疾病史及用药史,避免或减少过敏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如发生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诊。
2.相关生产企业应尽快完善药品说明书的安全性信息,增加或修订警示语、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特殊人群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项内容;同时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用药风险。

以上内容由张志强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张志强律师咨询。
张志强律师主办律师
帮助过176好评数2
  • 办案经验丰富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玉龙天下佳园二期1号综合楼2216-2217室
LAWYER INFORMATION
律师信息
  • 律师姓名:
    张志强
  • 执业律所:
    湖南上马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主办律师
  • 执业证号:
    14301*********632
CONTACT ME
联系本人
  • 服务地区:
    湖南-长沙
  • 地  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玉龙天下佳园二期1号综合楼2216-221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