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律师
李庆律师

找法网律信通认证律师

服务更有保障

  • 信誉深度认证律师
  •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 收费合理标准
  •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专职律师

服务地区:全国

专业领域:刑事案件 债权债务 合同纠纷 房产纠纷 建筑工程 公司企业 婚姻家庭 劳动纠纷 交通事故 行政纠纷

电话咨询请说明来自找法网

139-3089-7672

接听时间:08:00:00-23:00:00

当前位置:找法网 > 保定律师 > 竞秀区律师 > 李庆律师 > 律师文集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诈骗罪部分修改意见

作者:李庆  更新时间 : 2014-01-02  浏览量:755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诈骗罪部分修改意见

(2011816审判委员会【2011】第3 7次会议通过)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和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我省诈骗罪数额执行标准的通知》(冀高法【201142)的规定,对我省《< 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诈骗罪部分,修改如下:
第一条 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数额较大起点七千元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诈骗数额每增加二千元,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
第二条 法定刑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诈骗公私财物,犯罪数额达到数额巨大起点七万元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满六万元不满七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并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
)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
)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
)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
)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
)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
(
)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诈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相应的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
)诈骗数额每增加五千元,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
)具有上述其他严重情节情形的,每增加一种情形,可以增加六个月至二年刑期。
第三条 法定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诈骗公私财物,犯罪数额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五十万元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满四十五万元不满五十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除了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以外,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
)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
)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
)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
)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
)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
(
)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诈骗数额等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相应的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一)诈骗数额每增加四万元,可以增加一个月刑期;
(
)具有上述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情形的,每增加一种情形,可以增加六个月至二年刑期。
第四条 有下列情节的,可以相应增加刑罚量,调节基准刑,但增加的刑罚量累计不得超过基准刑:
(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满七千元不满六万元或满七万元不满四十五万元,未被认定为具有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或者诈骗数额超过五十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相对应的法定刑幅度内增加基准刑的30%以下:
1
.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
.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
.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
.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6
.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或特别严重情节的。
以上六种情形每增加一种情形,可以再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
(
)多次诈骗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30%以下;
(
)为吸毒、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而诈骗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第五条 有下列情节的,可以相应减少刑罚量,调节基准刑:
(
)确因治病、学习等生活急需而诈骗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不按犯罪处理的除外。
第六条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
)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
)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
)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诈骗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达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诈骗罪既遂处罚。
第七条 以前颁发的实施细则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以上内容由李庆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李庆律师咨询。

李庆律师 专职律师

服务地区:全国

专业领域:刑事案件 债权债务 合同纠纷 房产纠纷 建筑工程 公司企业 婚姻家庭 劳动纠纷 交通事故 行政纠纷

手  机:139-3089-7672  非接听服务时限内请: 在线短信咨询

(接听服务时间:08:00:00-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