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制观念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签订劳动合同已经成为工作前的必要程序。也是维护劳工利益的重要步骤,程序和方式。但许多人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劳动合同该怎么签?完整的劳动合同要有哪些内容?不签的后果有哪些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1.用人单位名称、住所和法人代表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即社保必须缴纳;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10.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而奖金、津贴、补贴都是涵盖在福利待遇中,可以写进劳动合同。而要求写放弃社保,不写工资的劳动合同则是不合格不合规不合法的合同,这种合同中不合法的部分不会生效,其余部分按约定内容正常生效。
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收益的重要工具,即使劳动合同中有不合法内容,其余合法部分也是可以维护劳动者的正常利益的,因此劳动合同一定要签。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不签劳动合同也导致会付出额外的成本。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因此,签订劳动合同不仅不能让用人单位逃避责任,还会让单位负担高额的额外成本,为了用人单位的和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务必签订合法的详细的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