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立宁 来源:找法网 更新日期:2022-11-08 09:54 浏览量:331
一、什么情况属于医疗过错
属于医疗过错情况:
1.侵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的情况
2.医务人员未尽注意义务的情况
3.伪造、涂改病历资料或病历材料不全等
《民法典》规定:“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材料;
(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材料。
病历资料,是指患者在医院中接受问诊、查体、诊断、治疗、检查、护理等医疗过程的所有医疗文书资料。病历材料是认定案件事实、明确责任的最重要证据。而且病历资料主要掌握在医疗机构手里,医疗机构有保管病历资料的义务,因此,医疗机构具有违反上述法律规定的行为,可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二、判断医疗过错的辅助原则
判断医疗过错的辅助原则:
1.以医疗水准作为判断医方过错的基准的辅助原则,已成共识。但依据医疗水准判断医方的过错的,判定医方是否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并非笼统的“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所能涵括。
2.基于同一病情,同一诊断,常有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案的辅助原则。对于这些不同的治疗方案,医师必须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及医学知识加以选择。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导致差异较大的后果。
三、医疗过错是什么意思
医疗过错的意思是指属于过错的一种。对医疗过错的意思进行了解后,在依据医疗水准判断医方的过错时,必须注意区分医疗水准与医学水准。 医疗责任、医疗过错、医疗水准长期以来,医疗责任的认定一直是我国民法学界讨论的焦点,而医疗过错的存在与否又是认定医疗责任的关键。因此正确认识医疗过错的意思是具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