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出借行为的法律认定分析
作者:张志家 更新时间 : 2022-06-11 浏览量:34
出借行为具有反复性、经常性,借款目的也具有营业性,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经常性的贷款业务,属于从事非法金融业务活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该强制性规定直接关系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和社会资金安全,事关社会公共利益,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关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规定,以及合同法解释二第十四条关于“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规定,应认定案涉《借款合同》无效。高金公司的经营范围为项目投资(不含专项审批)、财务咨询、企业管理咨询,高金公司所从事的经常性放贷业务,已经超出其经营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为合同法解释一)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超出经营范围订立合同的,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金融业务活动系国家特许经营业务,故依照上述规定也应认定案涉《借款合同》无效。
出借人在短时间内多次出借资金,并收取高额利息,显然并非是企业之间单纯的拆借资金,而是从事金融性营业的行为。其次,从出借合同来看,合同有着严格的编号,显然是长期从事借贷的产物。
业务领域
婚姻家庭
刑事案件
合同纠纷
劳动纠纷
债权债务
房产纠纷
公司企业
交通事故
继承
征地拆迁
建筑工程
医疗纠纷
损害赔偿
行政纠纷
环境保护
知识产权
保险纠纷
证券投资
互联网纠纷
人格尊严
涉外纠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