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和律师亲办案例
中国建设银行××市分行为中国××第六工程局向广州市××局提供担保《银行履约保函》案
来源:王金和律师
发布时间:2012-08-19
浏览量:1270
 基本案情:

发包人广州市××局与承包人中国××第六工程局于二00五年三月二日签订了《广州市××镇农民安置区内河涌整治工程施工》合同。合同总价近3200万元人民币。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施工期限230天。在全部工程交工验收并以竣工验收和一年保修期满,工程通过了最终检验,无遗留问题并结算完毕后失效。

中国建设银行××市分行于二00五年二月二十日签订的《银行履约保函》向广州市××局为中国××第六工程局提供担保。“银行履约保证函”承诺在任何时间只要广州市××局要求中国建设银行××市分行履行担保合同时,中国建设银行××市分行不争辩的向广州市××局支付人民币叁佰贰拾肆万伍仟贰佰玖拾壹元整(¥3245291.00)的义务保证金。

广州市××局已经向中国××第六工程公司支付了3000万元的合同款项,由于施工地拆迁安置问题没有解决,合同至今没有竣工验收,广州市××局希望得到中国建设银行××市分行叁佰贰拾肆万伍仟贰佰玖拾壹元整(¥3245291.00)的义务保证金。

法理分析:

一、争论焦点:                                                                    

1、广州市××区法院是否有管辖权问题?                                        2、履约保函哪些部分有效哪些部分效?                                          

 3、赔偿数额如何确定?                                                            

二、法律依据:

1、广州市××区法院是否有管辖权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款主合同和担保合同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应当根据主合同确定管辖。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合同发生纠纷,债权人向担保人主张权利的,应当由担保人住所地法院管辖的规定,若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而出现工程款、质量、工期等工程争议的,属当事人因履行主合同发生的争议,司法实践中依据主合同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担保人的住所地法院不是案件的管辖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九条 主合同和担保合同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应当根据主合同确定案件管辖。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合同发生纠纷,债权人向担保人主张权利的,应当由担保人住所地的法院管辖。
  主合同和担保合同选择管辖的法院不一致的,应当根据主合同确定案件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以施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的规定,确定的案件的施工行为地(合同履行地)法院对案件享有管辖权。

结论:本案只能根据主合同工程质量问题,把主合共纠纷和从合同纠纷一起提起诉讼××区法院才有管辖权,如果只对从合同提起诉讼只能到辽宁省××市提起诉讼。

2、履约保函哪些部分有效哪些部分无效?

中国建设银行××市分行于二00五年二月二十日签订的《银行履约保函》向广州市××局为中国××第六工程局提供担保。“银行履约保证函”承诺在任何时间只要广州市××局要求中国建设银行××市分行履行担保合同时,中国建设银行××市分行不争辩的向广州市××局支付人民币叁佰贰拾肆万伍仟贰佰玖拾壹元整(¥3245291.00)的义务保证金。

   、中国建设银行××市分行辩称虽然承诺不争辩,但主合同是否已过诉讼时效因而从合同也已过诉讼时效?

   我们找到了虽然合同自签订之日二00五年三月二日起生效,施工期限230天,但需要全部工程交工验收并以竣工验收和一年保修期满,工程通过了最终检验,无遗留问题并结算完毕后失效(第八十一页:60.2合同终止)。因此主合同并未超过诉讼时效。这一约定符合建设施工合同法律法规与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建筑法》第八十条在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内,因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受到损害的,有权向责任者要求赔偿。

、延伸理解:我认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32条第2款规定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二年。司法者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解释,主要考虑的是保证合同双方当事人对保证期间的这种约定,不同于根本没有约定。如果完全视为没有约定,从而适用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起六个月的规定,这对债权人未免有所不公。但如果完全认定此种约定的效力,必然造成当事人以事先的约定排除适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的结果,使保证人处于一种随时可能承担责任的不确定状态,所以司法解释规定出现此种保证期间的约定,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二年。

从前述司法解释及司法者的解释本意来看,似乎可以推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事人约定的保证期间不能超过二年,否则可能排除适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但笔者认为约定的保证期间可以超过二年,并且超过二年不意味排除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理由有三,分析如下:

、从保证期间的性质来看,保证期间是指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存续期间,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没有依法主张权利,则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及其解释明确规定保证期间作为保证合同一项重要条款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只有在当事人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才适用法律规定,并且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所以若保证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了保证期间,即使超过二年,只要明确,就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合意。同时,保证期间的性质表明其不同于诉讼时效,故不受诉讼时效理论的约束。《民法通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如果说约定的保证期间超过二年,可能出现排除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那么对于适用特殊诉讼时效(如一年)的个案,即使约定的保证期间不超过二年,同样不能避免与诉讼时效相冲突的情形。所以从保证期间的性质来看,约定的保证期间只要明确就可以超过二年。

、从保证期间与主债务诉讼时效、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关系来看,保证之债为债权人、债务人、保证人三个独立民事主体所为的法律行为所引起的,保证合同从属于主合同,主合同的效力决定保证合同的效力。因此主债务诉讼时效、保证期间、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对保证责任的承担起着不同的法律作用。根据该《解释》的规定,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计算须以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依法向债务人(一般保证情况下)或保证人(连带责任保证情况下)主张了权利为前提,也就是说,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是在保证期间作用完结时开始计算的。因此当事人对保证期间约定的长短不影响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复杂的是保证期间与主债务诉讼时效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的保证方式,债权人在保证期间主张权利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与主债务诉讼时效的关系也就不一样。

其一、在一般保证情形下,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即: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因此一般保证人的保证责任自始至终处于从属地位,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主张权利的方式就是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所以在一般保证情形下,债权人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就会同时受到两种期间的约束,一个是主债务诉讼时效,一个是约定的保证期间。诉讼时效在民法上属于强制性规范,民事主体无权自行协议取消诉讼时效的适用,不得变更时效期间及其计算方法。而保证期间又是法律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的。假设约定的保证期间超过二年,就可能出现债权人在主债务诉讼时效内未行使权利,但仍在约定的保证期间内的情形。此时债权人丧失了法院对其主债权的保护,即无法对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若允许保证人以此抗辩,那约定的保证期间便失去了法律意义,实质上也侵害了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行使。笔者认为,保证合同双方当事人对保证期间的约定超过二年,就应预见到可能出现对超过诉讼时效的主债务保证的情形,既然双方对保证责任存续期间达成了合意,就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约定。而且法律规定的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不是绝对的,也有例外情形。如《担保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了保证人不得行使先诉抗辩权的三种情形,其中第三种情形就是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前款规定的权利,所以当约定的保证期间超出主债务诉讼时效时,就应视为保证人放弃了主债务诉讼时效届满后的先诉抗辩权,债权人可以直接向保证人主张权利。这样即使在一般保证情形下,约定的保证期间超过主债务诉讼时效,并不排除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同时也尊重了当事人对保证期间的约定,保障了债权人对保证人的权利。

其二、在连带责任保证情形下,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根据《担保法》的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主张权利的方式就是直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因此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连带保证人与债务人处于同一法律地位,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保证期间与主债务诉讼时效相对独立,当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债权人享有选择权,或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或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债权人如在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内未向债务人行使权利,消灭的仅是对债务人的胜诉权,而不影响债权人对保证人的权利。保证责任是否承担仅受保证期间的约束,债权人只要在保证期间向保证人主张了权利,保证人就应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期间也完成了其使命,取而代之的是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计算。因此连带责任保证合同中约定的保证期间超过二年与主债务诉讼时效并不相冲突,当然就不排除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从具体司法解释条文来看,《解释》第35条规定:保证人对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或者提供保证的,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一解释实质上是针对一般保证方式而言的。因为在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并不从属于主债务诉讼时效。只要保证债务没有超过诉讼时效,连带保证人就不能因时效而免责。因此连带保证人不享有以主债务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权利。而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保证人可以因主债务超过诉讼时效进行抗辩。因此《解释》明确规定保证人对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或者提供保证的,视为放弃先诉抗辩权,法律对此不予干涉,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这一解释充分体现了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同时,对当事人之间约定的尊重。当一般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保证期间超过二年时,就应当预见到可能出现对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务提供保证的情形,对于可能出现的法律后果,应由保证人来承担。所以在一般保证中,约定的保证期间超过二年,视为保证人放弃了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产生的抗辩权。这与该条司法解释精神是相一致的。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无论是一般保证形式,还是连带责任保证,只要双方约定明确,保证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的保证期间可以超过二年,而且并不排斥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这样不仅符合目前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充分尊重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行使,而且提示保证人在提供保证时须慎重,对自己行使权利的行为应有完全的预见,并承担可能出现的法律后果。实际上目前并没有法律明确禁止保证期间不得超过两年的规定,因此约定的保证期间超过两年的应当允许。当然,若考虑到维护法律关系的稳定,防止保证人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对保证期间作出强制性的最长期限的规定也是有必要的,但到底以几年为限最合适,有待实践进一步论证。

3、赔偿数额如何确定?

广州市××局希望完全按履约保函约定,对方不争辩的情况下拿回所有保证金叁佰贰拾肆万伍仟贰佰玖拾壹元整(¥3245291.00),对此,我们认为这不符合担保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六条 本法所称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结论:赔偿数额应以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数额为限,所以对《广州市××镇农民安置区内河涌整治工程施工》合同的工程质量进行鉴定是必要的。

以上内容由王金和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王金和律师咨询。
王金和律师主办律师
帮助过114好评数6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81号新裕大厦13层A座
LAWYER INFORMATION
律师信息
  • 律师姓名:
    王金和
  • 执业律所:
    广东鑫霆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主办律师
  • 执业证号:
    14401*********415
CONTACT ME
联系本人
  • 服务地区:
    广东-广州
  • 地  址: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81号新裕大厦13层A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