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诉案例《林智敏律师为生物科技企业打赢专利侵权纠纷并获赔600万》
作者:林智敏 更新时间 : 2025-07-28 浏览量:31
【胜诉案例】林智敏律师为生物科技企业打赢专利侵权纠纷并获赔600万
一、当事人
原告:广州某生物科技企业(研发"某类病毒感染快速检测试剂盒")
被告:原技术总监何某
二、案情简介
2023年6月,原告某生物检测龙头企业(持有"精测"系列商业秘密)与核心研发人员何某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明确约定24个月限制期及月补偿金(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60%)。2024年3月何某离职后,于两周内通过亲属代持方式注册同领域公司(经营范围重合度达92%),经电子取证发现其离职前3日曾批量下载:抗原试剂核心配方工艺包(含37项参数组合);检测设备校准数据库(容量达4.2TB)以及客户定制化需求分析表(涉6家三甲医院)。
2024年5月市场监管抽检显示,被告产品检测精度达98%与原告专利技术误差仅±0.3%,造成原告华东区域订单流失41%。
三、原告(我方)诉讼请求
1、确认被告违反竞业限制义务;
2、主张商业秘密侵权赔偿600万元
3、要求销毁侵权产品及生产模具
四、被告辩护意见
1、主张检测技术属于行业公知常识
2、辩称云文件系自动备份非故意下载
3、质疑原告未足额支付竞业补偿金
五、案件争议焦点
1、竞业限制补偿金支付瑕疵是否导致协议无效?
2、生物试剂配比参数是否构成商业秘密?
3、侵权获利如何跨平台数据核算?
六、判决结果
1、被告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
2、全额支持600万元赔偿请求(含惩罚性赔偿)
3、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七、法院观点
1、认定"微量补偿金瑕疵不影响协议效力"
2、采纳"试剂灵敏度-配方参数-商业价值"三重鉴定结论
3、根据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推算侵权规模
八、案件总结
本案体现两大法律服务亮点:
1、证据组合:
·用工宝打卡记录证明接触可能性
·阿里云日志固定文件下载时间戳
·第三方检测报告验证技术同一性
2、程序突破:
·首次在商业秘密案中适用行为保全
·通过举证责任倒置破解取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