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靖靖律师亲办案例
“协商解除”能否由用人单位说了算?
来源:高靖靖律师
发布时间:2016-07-01
浏览量:281

【案情介绍】

李某于200768日进入上海某公司担任叉车工岗位工作,201021日起岗位调整为仓库班长。201291日该公司要求李某与其关联公司即被告签订劳动合同,双方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的期限至2014831日。李某在被告处工作期间每周上班67天,每周至少加班1天,但被告没有发放过李某双休日加班工资。201437日,被告向李某发出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在通知书上被告称“李某不适合本岗位工作,经友好协商,您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于201437日予以解除。公司将按实际出勤日结算你20143月份的工资并支付补偿金”。当日被告在李某未签收该通知书的情况下就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合同。

李某在被解除劳动合同后,决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于是通过我所提起诉讼,最终经过劳动仲裁及一审,被告公司在自知理亏的情况下与李某调解结案,并支付了李某违法解除的赔偿金及部分加班工资。

【案情分析】

这是一起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的典型案例。

本案争议焦点为:公司对李某的解除是协商解除,还是违法解除

本案中公司认为其出具的解除通知书上写着系友好协商,且其已将经济补偿金打入了李某的工资卡中,故双方应属于协商一致解除。但事实上该公司仅以一张没有签字的解除通知为证据,明显是自欺欺人的做法,难以证明其与李某属于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另外公司将其所谓的补偿金打入李某工资卡的行为也仅是公司的单方行为,不能证明李某对公司解除行为的认可,故其应属于违法解除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实践操作中,有些公司往往会和上述案例中的公司犯同样的错误,仅以一纸没有劳动者签字的空文和自己的单方行为就自认为双方是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在此需要提醒各用人单位注意,协商解除须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方可解除,单位应与劳动者签订相应的书面协议,否则,将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并将承担违法解除的法律后果。

以上内容由高靖靖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找法网建议您致电高靖靖律师咨询。
高靖靖律师主办律师
帮助过3940好评数87
  • 服务态度好
  • 咨询解答快
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788号1008室
LAWYER INFORMATION
律师信息
  • 律师姓名:
    高靖靖
  • 执业律所:
    上海市经纬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主办律师
  • 执业证号:
    13101*********695
CONTACT ME
联系本人
  • 服务地区:
    上海-上海
  • 地  址:
    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788号10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