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记录
-
烦请提供借条或沟通记录、转账记录等材料,拟定起诉状和证据材料清单即可提起民事诉讼。2020.10.21
-
在无法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者经协商仍无效时,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与上述方式不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即在依靠上述几种方式均无法要回工资时,下一步必经劳动仲裁。 1、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 3、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2020.10.20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2020.10.19
-
烦请提供租赁合作合同,以便我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建议。2020.10.19
-
烦请提供送货单、订单等,我们将根据具体情况拟定协议。2020.10.20
-
有一定的证明效力,但需要提供考勤信息、打卡记录等。2020.10.16
-
如果不按照贷款合同约定归还的话可以提起诉讼,以便维护合法权益。2020.10.16
-
要求对未签劳动合同员工支付双倍工资的赔偿,《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位于劳动者订立劳动的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在一个月的“宽限期”内,如果由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超过一个月的,由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2020.10.15
-
烦请发送给我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及医疗就诊的相关情况,以便给出专业的指导建议。2020.10.15
-
建议不要这样做,避免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