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法网原创 1970-01-01 08:00:00 此文已帮助过 0 位用户
发生了交通事故,必然会带来财产损失,严重还会造成人身损害。受害方可以索赔,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计算具体的赔偿数额,由此引发的纠纷也很多,因此,在一起车祸赔偿责任中,学习一些赔偿计算方法显得很有必要。
发生交通肇事的,赔偿义务人需要赔偿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交通事故当中赔偿义务人(肇事者、保险公司)给予受害者的赔偿所包含的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交通肇事赔偿,可以是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也可以请求交警部门调解,协调解决;若依然未能解决问题的,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绝大部分交通肇事均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理赔。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规定,高速事故致人死亡的,需要赔偿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
学员开教练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应该由教练员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教练员指导学员练车属职务行为,赔偿责任最终将可能由驾校承担。建议在选择驾校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规范的学校学习。
相关法条参考:《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交通事故赔偿是有期限的:
1、交通事故致人身伤害的,如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赔偿的时效一般为1年。伤情明显的,从伤害之日起计算,伤情需要治疗的,从治疗结束之日起计算。
2、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时效一般为2年。一般从财产损失确定之日起计算。
相关法条参考:《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
发生车祸后,受害人索赔前得病去世,一般按照受害人在车祸中遭受的实际伤害及损失来赔偿。
但是受害人亲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是因车祸而直接得病去世的,可要求肇事责任方赔偿除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医药费等等医疗支出费用及误工损失外,还可以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等相关的费用。
发生交通事故涉及生命财产的,当事人不知如何处理时,应不要慌张,第一时间报警,同时咨询专业的律师,会不会被判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赔不赔钱均会被判刑,但是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可能会从轻处罚。要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是致一人死亡且承担主责或全责的,或至三人以上死亡且承担同责。
2、没有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属民事案件,对方只能提起民事诉讼,进行索赔,不会被判刑坐牢的。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但承担同等责任(致一人死亡)、次要责任或无责任的,尚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3、法院判决后,依然没有钱履行赔偿义务,对方申请了强制执行,最多就是被司法拘留15天,但次数不限一次。
发生交通事故后要赔偿的费用包括:
1、医疗费赔偿金=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
2、误工费=误工月收入×误工时间;
3、护理费=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护理天数;
4、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5、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6、残疾辅助器具费=适用普通器具的合理费用;
7、丧葬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8、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9、被扶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抚养年限。
此外,还有交通费、住宿费、直接财产损失费、车辆停运损失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相关法条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三条
是否需要继续赔偿,可以根据以下情况确定:
1、交通肇事后损失赔偿不超出交强险的,则由交强险全额赔偿;
2、交通肇事事故损失超出交强险的,超出的部分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相关法条参考:《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
保险公司无正当理由不能拒赔。如果保险公司拒赔的,可以向保险公司专门的投诉中心投诉处理,要求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坚持拒赔的,可向保监会投诉处理;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险公司理赔。
发生交通事故撞到人后,双方对赔偿等存在争议的,可以先拒赔,同时共同请求交警部门予以调解,协调处理解决;如果调解不成的,可以提起诉讼,根据法院的判决予以赔偿。
双方应根据各自承担的过错责任来承担赔偿,一般可根据交警部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确定。但从实践中来看,前车一般属无责任或承担次要责任,赔偿责任大概在10%-30%之间;而碰瓷者或后车可能承担同等责任,或一方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承担次要责任,两者承担的赔偿责任在大概在30%-80%左右。
相关法条参考:《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该回答对我有帮助,赞一个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