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读

更新时间:2013-04-16 14: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摘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指由地方政府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群众,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帮助。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二、怎样核定农...

  摘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指由地方政府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群众,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帮助。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

  二、怎样核定农村低保对象的收入

  三、关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一、实施农村低保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保障最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

  (二)政府救助与家庭赡养、抚(扶)养、社会帮扶、劳动自救相结合的原则。

  (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四)属地管理、动态管理和分类施保的原则。

  二、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

  持有本市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农村低保标准的,均有权享受本办法的农村低保待遇。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的人员,主要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岳父母或公婆)、配偶、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或抚养义务关系的人员(含已迁往学校的大中专在校学生和服现役义务兵)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

  >>点击查看全文

  家庭收入指包括:

  (一)从事农业、林业、养殖业及副业生产,扣除必要成本后的收入。

  (二)外出务工、自谋职业等获得的劳务、经营、管理等收入。

  (三)工资性收入(包括奖金、补贴、福利等)。

  (四)出租或变卖家庭财产获得的收入。

  (五)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有能力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抚养费(一般按照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人年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的30%计算)。

  (六)依法继承的遗产或接受的赠与。

  (七)当地政府规定应计入的其他收入怎样核定农村低保对象的收入

  >>点击查看全文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对象范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并报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时进行调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实行严格规范,从农村实际出发,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包括:

  (1)申请、审核和审批;

  (2)民主公示;

  (3)资金发放;

  (4)动态管理 关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贵州省农村最低生活标准是多少?
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依据包括: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抚养老人的月生活费是多少?最低标准
结合当地经济生活水平和老人实际需要综合考虑
平定县的最低生活标准保障是多少
每个地区都有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在综合考虑各地居民每年的生活费用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职工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水平、失业率等因素的基础上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