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计算工时制每周工作多少时间

更新时间:2021-01-25 13: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综合计算工时是属于劳动法中工作时间的一类管理制度,因此对于不同的劳动工作形式,自然是有着不同的劳动时长的相关限制规定来进行说明的,这点需要大家明白。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综合计算工时制每周工作多少时间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综合计算工时制每周工作多少时间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每月平均工作时间也不得超过《劳动法》规定的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即每天不超过八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

  每月工作时间,按实际周数和天数计算确定。

  综合工时制是指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中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

  中国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

  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标准工时制。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且符合条件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综合工时制度。

  对于实行综合工时制的劳动者,企业应当根据标准工时制合理确定劳动者的劳动定额或其他考核标准,以便安排劳动者休息。

  其工资由企业按照本单位的工资制度和工资分配办法,分别以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的规定支付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的规定支付报酬。

  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如果在整个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实际平均工作时间总数不超过该周期法定标准工作时间总数,只是该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某一具体日(或周、或月、或季)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其不超过部分不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

 综合计算工时制每周工作多少时间 

  二、延长工作时间的规定

  所谓延长工作时间是指在企业执行的工作时间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加班加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职工工作时间。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可根据《劳动法》第41条的规定,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协商是企业决定延长工作时间的程序)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受《劳动法》第41条的限制: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共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3、在法定节日和公休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必须连续生产、运输或者营业的;

  4、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5、为了完成国防紧急任务的;

  6、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其他紧急任务的。

  法律依据:

  《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用人单位在进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过程中,是需要按照劳动法的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执行的。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综合计算工时制每周工作多少时间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没有工作单位,误工费怎么计算?
无工作单位,误工费计算灵活。若能证明最近三年平均收入,按此计算;不能证明的,可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确保权益得到合理保障。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请问遇到了什么情况,我们可以为您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
你好,请问遇到了什么情况,我们可以为您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
是高利贷。日息430元,年利率远超36%,违反国家规定,超出部分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你好,是什么原因冻结银行卡
出借银行卡涉嫌“帮信罪”,即便不知情,仍可能被追责。请配合警方调查,说明情况,尽快解冻账户。
你好,请问遇到了什么情况,我们可以为您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