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赔偿金个人所得税

更新时间:2019-04-12 03: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经济赔偿金个人所得税根据1999年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按照当时该规定要扣除个人所得税。但是,

经济赔偿个人所得税

根据1999年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按照当时该规定要扣除个人所得税。但是,在200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甲公司补偿给你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为15000元,远低于长沙市2007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应当免征个人所得税。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183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合同终止所得到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的个人所得税是怎么交的,比如经济补偿金是36000一下的需要交多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公司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要交个人所得税吗?公司服务年限8年半经济补偿金3万5。
你好,一般情况,个人所得税是单位统一缴纳的,也就是单位统一从员工工资里扣除个人所得是,到税务部门统一缴纳的。但有时候税务系统出问题亦或是单位财务出了差错,个人所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请问经济补偿金需要缴纳个税吗?
您好,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纳个税,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1)、经济补偿金的数额,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
请问经济补偿金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一次性经济补偿金,达到一定数额的,需要缴个人所得税
有些人起诉我,这个合法吗?
只能找办案单位去解冻
五保户死后有丧葬费吗?
一、五保户去世丧葬费标准是什么1、五保户去世丧葬费标准,具体如下:(1)丧葬的费用等于所在地,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六倍;(2)对于五保户死亡之后的丧葬费用,应该
物业污蔑业主,作为业主我该怎么办?
如果涉及的是业主的公共利益,业主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与侵犯业主权益当事人(开发商、物管公司、个别大小业主、政府部门等)进行谈判,协商解决业主权益受侵害的问题。
标题果冻写布丁是不是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以广告或其他方式销售商品,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促锖手段。
工资多少要交个税
工资多少要交个税
个人所得税
上海危险驾驶罪如何处理
中国刑法危险驾驶罪既遂的量刑是: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
海南地区的婚内出轨行为通常如何处理离婚事宜
婚内出轨离婚的处理:被出轨方既可以跟配偶诉讼离婚,也可以跟配偶协议离婚。假如出轨方不同意离婚,被出轨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
惠州仲恺公租房申请本人已婚,但是结婚证掉了可以申请公租房吗?
法律分析:可以。公租房申请分家庭和合租两种方式,未婚男女可以合租方式申请。配租标准为1人及以上可申请单间配套;2人及以上可申请一室一厅;3人及以上可申请两室一厅
针对台州工伤认定材料是哪些
法律分析:工伤鉴定的材料必须要原件。工伤鉴定的申请材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工伤认定决定书;工伤职工身份证明;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其他。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