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更新时间:2021-10-27 14: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网友们近日一直在关注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消息上,那么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是否已经出台了?全面放开二胎的时间计划呢?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消息,全面放开二胎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自从单独二孩政策去年开始实施,截至2014年12月,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只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生二孩,而生育的仅47万对。

  怎样评估“单独二孩”的实施效果?放开“二孩”还有多远?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表示,今年不会搞全面放开二胎的区域性试点,单独二孩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

  单独二孩政策效果有待观察

  据统计,在我国,每7个人中就有1名超过60岁的老人;而每80个人中才有1名新生儿童。老人潮、婴儿荒,上世纪90年代后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应势而出。

  国家卫计委去年年底发布数据称,截至2014年12月,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只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而生育的仅47万对。在新的生育政策实施之初,国家卫计委曾预计,每年将新增人口200万。

  马旭认为,去年一年增长47万并不能代表单独二孩政策的效果。“政策才一年,还得观察几年,生育政策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解释称,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还要考虑到人口流动性、经济负担等很多影响问题。他表示,今年不会试点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但国家有关部门依然会积极研究。“我认为不会简单的放开。”马旭说。

  三至五年方能见“二孩”冷热

  去年,北京市卫生部门曾预计,“单独二孩”政策施行之后,绝大多数符合新政策条件且具有生育二孩意愿的家庭会在5年内完成第二个孩子的生育,“单独二孩”政策将使北京市5年累计新增出生人口为27.07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出生人口5.42万人左右,此后每年约4万人左右,到2019年左右达到峰值稳步下降。

  从目前的申请量看,首年申请人数虽然已超过3万,但远未达到此前预期。同时,近日不少媒体也报道了“单独两孩”政策在各地实施“遇冷”的消息。

  是否真的“遇冷”?国家卫计委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基本符合预期。预计2015年,受单独两孩政策影响,出生人口比2014年多100万左右。

  对于北京的预判,北京市卫计委并不认为单独二孩会“遇冷”。市卫计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钟东波指出,政府此前公布的预期数据是生育意愿,但转变为生育行为还会有更多因素。“比如今年条件不具备,有可能到明后年。”他认为,大约要花上三到五年,才能看出该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具体影响。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对此持相同看法,他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从“单独二孩”到全面放开二胎是改革的趋势,但是在这之前,需要看到“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地情况。

  对于单独二孩政策“遇冷”的说法,翟振武认为是一种误读。

  他分析,把1100万对的目标人群数量直接等同于新增出生人口总量,这种做法忽视了二孩生育的意愿或比例;把某一年的“单独”夫妇申报规模与1100万对相比较,这既没有考虑二孩生育的意愿,也没有考虑二孩生育是在几年内才完成的规律。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作为国家人口的主管部门,卫计委应当以民族和国家未来的责任为重,认真负责的研究,及时向国家决策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各方意见:

  李克强总理

  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未再提及过去每次都表述的“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

  相比2014年和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坚持计划生育不能动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表述,不少内行都感觉到了人口政策的松动和已经到来的拐角。

  人口学专家梁建章对新浪网表示,政府报告中的措辞变化“是一个信号,说明人口政策开始动了。”

  @利剑长空

  认为“全面放开二胎,已经刻不容缓。从各种数据资料来看,中国生育水平连续下降,且到危险边缘。我们不用看欧洲,只需看近邻日本就知低生育水平的可怕。中国政府部门的利益关系,导致国家决策出现严重滞后。尤其是卫计委,从部门小利益出来而损害国之大计,最不能忍。没有年青的人口红利,中国想崛起,有点痴人说梦。国之大是,当警醒。”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表示

  “必须迅速尽快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放开二胎严控三胎。放开二孩以后,我相信也不会那么可怕,什么人口会迅速增长,也许会有所增长这是正常的。我们不能因为我们人口基数大就死控,我们必须要赶快改变人口结构,”

  全国政协委员俞金尧建议

  我国应启动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不过,在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的同时,对于此前遵守独生子女政策的夫妇,国家仍要长期优待。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表示

  他正在准备一份建议,呼吁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全国政协常委李崴

  已经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大会秘书处提交了提案,呼吁再次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全面放开生育二胎。在提案中,李崴分析认为,在所有改革中,生育政策的改革最重要但又最滞后。

  全国人大代表杨贵新

  国家放开单独二孩的政策已满一年,从申请再生育的夫妇上数量,单独二孩执行的效果远低于预期。据有关专家预测,如果一直实行单独二孩政策,2030人口老龄化水平为24.9%,2050年为34%,为此她建议,尽快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助于缓解20年之后的高度老龄化局面,再次获得人口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卫计委副主任郭玉芬

  甘肃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前,预计有三万多对夫妇申请,没想到受养育成本等因素影响,申请二胎的夫妇只有四千多对。郭玉芬建议,应深入分析,尽快放开二胎生育,以应对未来劳动力短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关于生育津贴的最新政策
生育津贴政策在不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操作需结合当地政策。一般来说,需确保社保缴纳符合规定,产假时长满足要求。若津贴发放异常,可先与单位人事部门沟通,了解具体情况。若问题仍未解决,可向当地社保局咨询或投诉。在处理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便维护自身权益。
河北省承德市,生育保险最新政策
生育保险是典型的地方政策,各地规定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18个月内可报销,具体以当地社保中心的政策为准。报销条件包括生育保险连续缴纳满12个月,报销时参保者需处于缴费状态,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等。 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当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时,其职工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而未就业的职工配偶也可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生育津贴政策具体有哪些最新规定?
生育津贴是按当年当月发放的情况如下: 1、生育津贴是按当月发放本单位人均缴费工资基数; 2、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0天; 3、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的职业妇女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 什么是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指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享受生育津贴的情形: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依据:《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四条 生育保险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计划内生育人数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等项费用确定,并可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但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费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列入企业管理费用。
律师解答动态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3分钟前
谅解书需明确责任和后果,若后续出现重大问题,需及时与警方沟通,确保法律效力。
有相关法律问题可以聘请律师提供法律上的服务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0分钟前
遇到这种情况确实很让人气愤。根据我的办案经验,建议您先冷静下来,收集好相关证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荣兆栋律师
荣兆栋律师
31分钟前
要看是什么些财产,也可先协商
然后不给工资什么情况什么什么情况,不给押金,不给工资什么。
您好,这种情况您可以报警处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