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法定的休息、休假时间
更新时间:2019-04-09 05: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法定的休息、休假时间分为下列五种:1、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每个工作日内,为了减少劳动者的疲劳和紧张状态,给予劳动者必要的休息和用餐时间即午休时间。一般为一小时,不得少于半小时。实行轮班制的单位,在调换班次时,不得使劳动者连续工作两班。2、每周公休
我国法定的休息、休假时间分为下列五种:
1、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
每个工作日内,为了减少劳动者的疲劳和紧张状态,给予劳动者必要的休息和用餐时间即午休时间。一般为一小时,不得少于半小时。实行轮班制的单位,在调换班次时,不得使劳动者连续工作两班。
2、每周公休假日
国家规定,一般每周工作5天半,劳动者可享有一天半的公休假日。特殊行业如供电、供水等可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法安排休息日。
3、每年法定节假日
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
上述节日适逢公假日,顺延补假。
属于部分人民的节日,有“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教师节等放假半天或一天,以利于开展纪念活动。
各地区少数民族节日,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各地区少数民族的习惯分别规定。
对于在节日或每周公休假日,值班的定时和无定时的职工,应该在两周内补给与值班时间相等的休息时间。
4、职工探亲假
职工探亲,是指与父母与配偶分居两地的职工,每年在一定时期内,回家团聚的假期,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
职工探亲假期主要规定如下:
(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一次,假期为20天。如因工作需要,当年单位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日。
(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如学校教师、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
5、年休假
年休假是指职工每年在一定时期内享有保留工作和工资的连续休息的时间。
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相关专题>> 国际劳动节特别专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兼职没有休息日,没有休假时间,休假不被批准。辞职的话扣10天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有3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
3、有欠条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
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休假工资的计算:
机关、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不安排工作人员休年休假,应当征求工作人员本人的意见。
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工作人员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对其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是:每应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工作人员年休假工资报酬中,除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收入外,其余部分应当由所在单位在下一年第一季度一次性支付,所需经费按现行经费渠道解决。实行工资统发的单位,应当纳入工资统发。
劳动合同法休息休假的时间
你好,首先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要注意约定试用期的问题。我国劳动法规定最长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接着就是工资的问题,对于薪酬以及奖金的给付方式要约定好。其次就是要求单位购买社保这个条款也要约定好。
最后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也要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