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更新时间:2021-07-02 10: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不仅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心仪的职业,还可以不再固定一份职业,能够比较自由工作,在合法范围进行兼职。那么,兼职是否属于劳动关系?请继续阅读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仔细归纳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兼职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只要劳动者与兼职单位建立的用工关系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原用人单位和兼职单位对劳动者的兼职行为没有异议,一般都认定劳动者与兼职单位之间也存在劳动关系,受劳动法的保护,以符合劳动法所倡导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精神。需要提醒的是,有些用人单位试图通过招用兼职人员来逃避劳动用工义务,未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五项保险、未支付加班费等违法用工现象仍比较普遍。因此,劳动者在从事兼职活动时,应当注重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谨慎了解自己与兼职单位之间的各项权利义务。对于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权利义务,最好能通过书面合同的形式予以确认。

二、

员工在业余时间兼职合法吗

  在业余时间决定做什么是劳动者的自由,但是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受理问题的复函》第二条规定的精神,劳动者在业余时间里受聘于其他企业、提供劳务并获得报酬,应当事先征得本单位的同意,否则,本单位有权对其进行处分。但是,开除因其涉及职工最大的劳动权利,只有在劳动者具有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破坏规章制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其他违法乱纪行为而又屡教不改的情形时,单位才有开除劳动者的权利。因此,领不到工资业余时间打工的职工,单位是不能开除的。

三、

做兼职不发工资怎么办

  1、协商解决。

  2、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单位所在区的劳动监察大队)。

  公司不按时支付员工兼职工资的,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立即要求公司支付员工拖欠的工资以及按照拖欠工资的支付25%的经济补偿金。

  3、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此时需要当事人提交相应的劳动仲裁申请书,然后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这个过程中证据的提供是很重要的。当事人要证明自己与该单位之间是存在兼职关系的。

  4、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兼职是否属于劳动关系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只要劳动者与兼职单位建立的用工关系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原用人单位和兼职单位对劳动者的兼职行为没有异议,一般都认定劳动者与兼职单位之间也存在劳动关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7467
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 [1]《关于劳动争议受理问题的复函》第二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并有五险一金。公司方面要求我们提交辞职报告,我该怎么办?
不能提交,自己辞职的话没有经济补偿金,而且工资是自己的合法收入,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索回,没有必要走辞职这条路。
我的银行卡涉嫌诈骗,只有柜台服务怎么办?
建议向银行了解是否真的被冻结以及办案单位的联系方式,与办案人员沟通了解说明情况。因为现在收到这种短信,90%以上都是银行卡诈骗信息。当银行卡状态出现异常时,首先
美容院会不会因为欺骗或者引诱消费而报警?
你好,建议你保留证据,及时报警解决
工伤二次烫伤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赔偿?
您好,属于工伤的,先申报工伤事故认定,根据鉴定等级结果和受伤者收入水平及个人家庭等因素,才能确定具体赔偿项目和金额,而后再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的,可以通过法律途径
2009年2月,今年可以打工了吗?
在不同情况下,打工的具体操作有所不同。首先,如果您是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请遵守法律规定,不要从事任何工作,以免影响您的学业和成长。其次,如果您已满16周岁,
孩子两年多没有联系方式怎么找到他
要找到久未联系的孩子,首先尝试与对方协商;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居委会或村委会申请调解;若仍无法解决,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向法院申请执行探望权。务必尊重孩子
上面的案例中合伙企业执行了什么业务?
合伙企业执行了经营、管理等业务。具体操作包括:1.合伙人直接执行,负责企业日常运营;2.各合伙人按专长分工,分别执行不同业务;3.几个合伙人共同负责某项业务,协
我刚刚付款手机定位,季度的钱,但同一个名字不能定位,要怎么退款
从法律角度看,您可以通过与商家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提起诉讼等方式处理退款问题。选择哪种方式需考虑实际情况,如金额大小、证据充分性等。建议先尝试与商家沟通协商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