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劳动关系包括哪些情形
更新时间:2015-03-11 14: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导读: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无书面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合同形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以及口头协议达成的劳动雇佣关系。那么,事实劳动关系包括哪些情形呢?如何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详细内容请看本文介绍:
导读: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无书面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合同形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以及口头协议达成的劳动雇佣关系。那么,事实劳动关系包括哪些情形呢?如何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详细内容请看本文介绍:
一、事实劳动关系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应签而未签订的劳动合同;
2、以口头协议代替的书面劳动合同;
3、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劳动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力、义务条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兼并合同中规定了职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问题,这就有了作为事实劳动关系存在的依据;
4、劳动合同期满没有终止也没有续签而形成的事实延续的劳动关系;
5、劳动合同构成要件或者相关条款缺乏或者违法,事实上成为无效合同,但是双方依照这一合同规定已经建立劳动关系。
二、如何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
1、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2、同时该通知也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请问律师,什么叫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
所谓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劳动法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劳动关系,只有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才要受劳动法律的规范,才要适用劳动法律的相关规定
与就业单位的劳动关系是什么?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受劳动保护
劳动合同要点大概都有哪些来的,劳动合同主要包括了什么要点?
劳务合同,作为合同法调整的一种合同,其签订需注意与一般合同相同的要点。合同内容需由双方明确约定,并通常涵盖以下关键条款:
1. 双方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及居住地址;
2. 合同涉及的标的物;
3. 标的物的数量;
4. 标的物的质量规格;
5. 约定的价款或报酬;
6. 履行合同的期限、地点及方式;
7. 违约时的责任承担;
8. 争议解决途径。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 第十六条强调了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基石,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劳动关系的前提是订立劳动合同。
- 第十七条指出,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需遵循平等、自愿及协商一致的原则,且任何条款均不得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悖。一旦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产生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严格履行所规定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