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试用期

更新时间:2019-02-27 05: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通常,用人单位在录用一个员工之后,都要安排一段时间作为试用期,以便观察该员工是否真正能胜任工作,换个角度看,其实也是给了员工一个深度认识单位、认真考虑前途的机会。因此,规定试用期,无论是对用人单位,还是对劳动者个人来讲,都是一件好事,而且《劳动法》



   通常,用人单位在录用一个员工之后,都要安排一段时间作为试用期,以便观察该员工是否真正能胜任工作,换个角度看,其实也是给了员工一个深度认识单位、认真考虑前途的机会。因此,规定试用期,无论是对用人单位,还是对劳动者个人来讲,都是一件好事,而且《劳动法》中也认可了试用期的存在。

   很多人会认为试用期是一个独立的阶段,不能算作真正的工作阶段。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试用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必须是建立在合同期基础之上的,脱离了合同期的所谓的“独立的试用期”是不存在的、不合法的。这也就告诉我们,试用期是包括在劳动合同规定的合同期限范围之内的,不可能脱离劳动合同而存在。

   既然试用期是建立在劳动合同基础之上,包含在合同期限范围之内的,那么合同期内的权利义务就应该适用于试用期。这就给一些管理者带来了他们所认为的“麻烦”,这些“麻烦”主要是指办理各种用工手续,例如建立社会保险。他们认为办理这种繁琐的手续后,如果你在试用期就离职,他们这些事情都“白做”了,而且还要在办理一次同样繁琐的退职手续。

   因此,为了“省事”,很多用人单位就置《劳动法》于不顾,按照自己制定的一套“土政策”来应对试用期,最常见的是两种手段:不签合同和不缴保险。

   其实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试用”并不等于“试用期”,这种用来“省事”的“土政策”一点都不省事:

   首先,不签合同就谈不上 “试用期”了,因为“试用期”必须建立在合同基础之上,否则就不能称作为法律意义上的“试用期”,最多只能称作为他们所认为的“试用”。但事实上, “试用”跟“试用期”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这种不签合同的“试用”实际上就是“事实劳动关系”,它所产生的法律后果都是依照事实劳动关系来处理的,这就导致一旦用人单位认为该员工在此“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因用人单位原因要其离职,就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而且本以为可以“逃掉”的社会保险也必须补缴。相反,如果签订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能证明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与其解除合同则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么看来,不签合同对用人单位在经济上和程序上来说都是不“划算”的,更谈不上“省事”了。

   其次,不缴纳社会保险则肯定“省不了事”。社会保险是法定的,不管是签了合同的,还是没签合同的,只要存在劳动关系,就必须缴纳。所以,就算图一时的“省事”不缴纳保险,到头来还是要补缴的。

   因此,一定要正确认识“试用期”的含义,不要为了图“省事”,就想当然的按照一些“土政策”来办事,这只会让原本简单、易处理的事情变得复杂、繁琐,甚至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公司分为试用期和试用期。试用期过后,试用期被解雇。试用期应该
试用期工资应当由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劳动者当月的实际工作天数来按月结算。单位发给劳动者的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或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试用期培训期内未签订试用期合同。试用期培训期结束后签订的试用
你好,试用期工资按实际上岗时间支付,没约定工资的以公司的同岗位工资为准。
试用期和试用期有什么区别?试用期结束后转正还是试用期结束后转
试用期和转正的区别:试用期劳动者可以辞职,但用人单位要发现试用工有相关问题,比如不能适应工作,才可以辞退劳动者。正式入职的劳动者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否则要赔偿用人单位损失,而用人单位不能随便辞退员工
律师解答动态
邓五英律师
邓五英律师
24分钟前
您好,一般情况下不会去管学生转学后的事情。
您好,这种情况无法取出。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43分钟前
关于驾校合同中的霸王条款问题,我理解您的困扰。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类明显不公平的条款确实可能无效。首先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小时前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延保退款问题,我需要了解更具体的情况才能给出准确建议。一般来说,延保服务是否可以退
想咨询一个转让合同想咨询一个转让合同
遇到这种情况先别着急,下面为你提供一些应对的建议:了解具体情况要求运营商提供更多信息:虽然运营商称接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