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协议的保密期限
更新时间:2021-04-29 15: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签订保密协议对员工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理压力。保密协议要如何约定,约定的内容有哪些,签订保密协议之后,需要承担多少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保密协议的保密期限有多长?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带您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一、
保密协议的保密期限
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保密协议的保密期限一般是两年。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二、
保密协议的保密主体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该法第六十条还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从上述规定看,须履行保密义务的主体主要有两类,一类即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另一类即与商业秘密权利人之间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而知悉权利人商业秘密的合作伙伴,比如供应商、客户等等。但对于这两类主体的保密义务期限,从前文所述的现行法律规定来看,都没有关于商业秘密的保护期限的内容。
三、
签订保密协议的应注意什么
1、约定条款中必须明确商业秘密的概念和本单位商业秘密的范围。
2、约定条款中必须明确用人单位各类人员的保密义务。
3、用人单位对本单位所确认的商业秘密,必须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4、约定条款中必须明确泄漏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但不宜采取无依据的“漫天要价”的方式。
5、凡约定竞业禁止的必须给予劳动者相应补偿金,否则该条款就会因显失公平而被撤销。
保密协议的保密期限没有固定的期限,在签订保密协议之时,需要了解协议的具体内容;在签订保密协议之后,员工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都负有保密的义务。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收集到的关于保密协议的保密期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保密协议保密费,保密协议的保密期限是无限期保密,这个有效吗?
保密期间一般为永久,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约定有保密费用,公司应当支付。不得从事与企业有竞争的工作或公司属于竞业禁止,一般约定最长不超过3年,竞业禁止期间,企业应当支付原工资的1/2-1/3的补偿金,这些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在你离职之前,最好以ems快递或挂号信的形式给你的公司发一份被迫离职通知书,这样你可以获得5-8年的经济补偿。
保密协议、保密期限及保密金
你好,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职务涉及了前述的情况,单位是可以与你签订保密事项的。
另外,根据第24条的规定,竞业禁止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具体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至于你提到的保密金也就是法律上讲的竞业禁止的补偿金,你们可以通过合同进行约定,但如果没有约定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金。
保密协议的期限
有效,如果给原单位造成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但单位需有证据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