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怀孕发生的一般劳资问题

更新时间:2019-03-16 20: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9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第6、7条的规定(见下)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9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第6、7条的规定(见下)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另外,女职工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

  一般而言,怀孕妇女在妊娠期间可能发生的劳资问题,大约分为下列几种:

  1、怀孕解雇

  这可以分为依约定解雇,未依约定解雇两种。前者是指在女性上班就职时,雇主会要求职员签署一份只要怀孕就自动辞职的协议书。而未依约定解雇者,则是并未签署任何协议书,雇主却自行解雇怀孕妇女。

  2、产后解雇

  是指怀孕妇女在产后再回到工作职场,却遭受解雇。

  事实上,即使劳工依合约签署了妊娠期自动离职的协议书,但在法律上来说,仍然是无效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怀孕女职工被迫离职补偿
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在怀孕期间,孕妇被用人单位辞退的,那么该孕妇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进行以下的赔偿: 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该赔偿金相当于两倍的经济补偿金,通常按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2、如果单位是在产假前辞退了孕妇,那要支付产假工资,即为产假天数乘以津贴或工资。
2018怀孕女职工怀孕权益
女职工产期待遇: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他。
律师解答动态
赵磊律师
赵磊律师
1分钟前
你好,具体情况说下,这边帮您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分钟前
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后,次年年度考核通常定为不合格或基本合格,具体视单位规定执行。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分钟前
村书记二次酒驾将面临吊销驾照、罚款、拘留,甚至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建议及时咨询律师处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