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劳动保护用品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9-09-18 15: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看,人民大众对生活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对社会服务的质量保障也日趋提升。对于社会福利,我国更是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放眼社会,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用品有哪些,您了解多少呢?那么,接下来就是由找法网小编带来有关知识,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什么是女职工劳动保护?
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制定本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是针对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的生理特点,在工作任务分配和工作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

二、对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禁止安排有害女性健康的劳动
禁止范围包括:矿山井下、森林采伐、第四级强度的体力劳动作业、建筑业脚手架装卸或电力高空作业、负重作业。
2、对女职工四期保护
(1)、经期不得安排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第三级体力劳动;
(2)、孕期不得安排第三级体力劳动、有毒或有放射性物质场所作业、高空作业等劳动;
(3)、产期享有不少于90天的产假,产前产后假等内容各有规定;
(4)、哺乳期不得安排第三级体力劳动、有毒场所作业、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三、女职工劳动保护用品有哪些?
1、安全帽类。是用于保护头部,防撞击、挤压伤害的护具。主要有塑料、橡胶、玻璃、胶纸、防寒和竹藤安全帽。
2、呼吸护具类。是预防尘肺和职业病的重要护品。按用途分为防尘、防毒、供养三类,按作用原理分为过滤式、隔绝式两类。
3、眼防护具。用以保护作业人员的眼睛、面部,防止外来伤害。分为焊接用眼防护具、炉窑用眼护具、防冲击眼护具、微波防护具、激光防护镜以及防X射线、防化学、防尘等眼护具。
4、听力护具。长期在90dB(A)以上或短时在115dB(A)以上环境中工作时应使用听力护具。昕力护具有耳塞、耳罩和帽盔三类。
5、防护鞋。用于保护足部免受伤害。目前主要产品有防砸、绝缘、防静电、耐酸碱、耐油、防滑鞋等。
6、防护手套。用于手部保护,主要有耐酸碱手套、电工绝缘于套、电焊手套、防X射线手套、石棉手套等。
7、防护服。用于保护职工免受劳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伤害。防护服分为特殊防护服和一般作业服两类。
8、防坠落具。用于防止坠落事故发生。主要有安全带、安全绳和安全网。
9、护肤用品。用于外露皮肤的保护。分为护肤膏和洗涤剂。
10、面罩面屏。用于保护脸部的保护。有防护屏、防护面屏、ADF焊接头盔等。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用品有哪些的有关知识,通过上述内容,相信很多人都对女职工劳动保护用品有哪些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再面对这样的问题再也不会感到棘手,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迎刃而解。如果还有别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国家对实行特殊劳动保护都有哪些
特殊劳动保护常见措施包括制定专门法规、提供安全防护设施等。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时需综合考虑行业特点、劳动者需求及国家法规要求,确保既能保障劳动者权益,又符合实际操作可行性。
女职工劳动保护包括哪些内容?
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内容:
1.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2.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3.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怎么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1. 劳保用品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所必备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对于减少职业危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工作帽子、工作服、防护服、工作手套、棉纱手套、乳胶手套、电焊手套、工作围裙、口罩、防护镜、护膝、头盔等。
2.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
3. 本规范所称的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病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
4. 劳动防护用品是由用人单位提供的,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辅助性、预防性措施,不得以劳动防护用品替代工程防护设施和其他技术、管理措施。
5. 用人单位应当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发放、使用等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