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辞退员工程序

更新时间:2019-05-14 15: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试用期内,企业享有一项权利;如果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但这项权利的行使是有条件的,即用人单位需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如《劳动合同法》第21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
在试用期内,企业享有一项权利;如果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但这项权利的行使是有条件的,即用人单位需要证明劳动者不符 合录用条件。如《劳动合同法》第21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 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第39条规定了六种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的情形;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用人单位可 以在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或支付一个月工资代通知而且在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其实在实践中,企业经常用的就是以劳动者不 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辞退处于试用期的劳动者,即《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1项 规定的,在试用期间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我们着重讲一下用人单位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辞退劳动者的法律规定。具体到 了劳动者不符合那一条录用条件,举证责任在于单位。而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就是招聘广告。实践中,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辞退劳动者的,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录用条件 欠缺或设计存在瑕疵,结果在辞退问题上碰壁,为此付出不必要的辞退成本。

  典型案例某公司因需要上马一个新项目,决定从社会上招收一批工作人员,从事公司新项目的开发工作。周先生经过层层面试,最终被公司聘用。经双方协商,公 司与周先生等人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其中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然而,合同履行后不到两个月,公司因经营战略调整,决定撤销该新项目,包括周先生在内 的许多人员都被列入了裁员范围。当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将这一决定通知周先生时,周先生却要求补偿2个月的工资,理由是;公司不符合法定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需要按照2倍经济补偿金标准支付赔偿金。对这一要求,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吃惊,并说“公司是在试用期内辞退你,根据法律规定,是不需要提前通知并支付 经济补偿金的!”。双方为此无法协商一致,周先生在办理完离职手续后不到两周就将公司告到了当地劳动争议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在审理调查者发现,该公司事 先并没有明确录用条件,更无法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因此,公司辞退周先生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最后支持了周先生的申诉请求。

  律师点评本案企业败诉的原因就是公司将试用期辞退劳动者的条件想象的过于简单,认为试用期可以无条件地辞退劳动者,最终吃了官司又败诉。

  在试用期内辞退劳动者是许多公司在辞退员工中经常使用的杀手锏。在公司管理层的概念中,公司并没有承诺员工什么,想让离开就可以让离开;而劳动 者也认为试用期内公司可以随时不说明理由地让走人。其实并不然,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要想在试用期内辞退劳动者,必须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关键点就在于“被证明;以及”录用条件,,而这正是容易被对方抓住把柄的软肋。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未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未满一个月被辞退怎么赔偿
针对未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未满一个月被辞退的情况,劳动者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计算方式为按照已履行的超期时间,以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试用期不愿意加班被辞退怎么办
试用期因拒绝加班被不合法辞退时,劳动者可按照以下步骤申请劳动仲裁: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如加班记录、辞退通知等;其次,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在仲裁过程中,详细说明情况、提出合理诉求,并提供证据支持;最后,根据仲裁结果,如不满意可依法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试用期被辞退有公司乱扣工资怎么办?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交通事故发生后,先保护现场,抢救伤者。若双方对事故责任无争议,可自行协商赔偿。有争议就等定责。赔偿问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赔偿六千是否合理得看具体情况。赔偿项目一般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卧床两到三个月,时间不短,六千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3分钟前
在重庆,仅母亲为一级精神残疾不一定能申请到3万5千元建房补贴。重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主要为经鉴定唯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目前法律未明确禁止收取此类费用,但收取的合理性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若公司以缴纳费用为入职前提且费用过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入职两天不想干了,最好打离职解除合同。虽然工作时间短,但按正规流程离职,提前告知单位,能避免后续纠纷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孕期调岗降薪一般是不合法的。首先要和单位好好沟通,表明自己的立场,指出这种做法违反法律规定,要求恢复
您好:只知道对方名字且是安徽人,很难直接联系上对方或获取其家人手机号。首先,姓名和籍贯属于非常基础的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9分钟前
当然可以,请你详细描述保密协议相关问题,比如协议条款理解疑问、是否有效判断、违反协议后果,或是在签订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