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办事指南

更新时间:2019-03-20 08: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能力鉴定办事指南2007年09月27日一、内容1、已参加社会工伤保险的中央、省属、军队驻穗企业职工或与省属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由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未参保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由广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

    劳动能力鉴定办事指南

    2007年09月27日

    一、内容

    1、已参加社会工伤保险的中央、省属、军队驻穗企业职工或与省属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由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未参保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由广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

    2、广东省各统筹地区的劳动能力重新鉴定工作由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其重新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3、符合在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办理退休条件而因伤病申请提前退休人员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由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

    二、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第375号令发布)、《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1月14日省人大常委会第24号公告)、《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2006)》、《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动保障部2002年4月5日发布)、《广东省职工外伤、职业中毒医疗终结鉴定标准(2006)》、《关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25号)及相关法规、文件。

    三、条件

    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医疗终结期满(病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接受劳动能力鉴定。

    2、已进行工伤认定,并已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属于工伤。

    3、在职工医疗终结期满三十日内提出申请。

    4、因伤病申请提前退休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

    四、需提交资料

    (一)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需提交下列材料:

    1、填写《广东省伤病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可在省劳动保障厅网站http://www.gd.lss.gov.cn/下载),一式三份;

    2、工伤认定决定书复印件;

    3、在医疗机构救治期间的诊疗病历复印件,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复印件;

    4、相关的检查报告复印件(如X光报告、B超报告、肝功能、肾功能等)、影像检查(X光片、CT、MRI(核磁共振))等;

    注:提交材料为复印件的,需注明与原件一致,加盖印章并核对原件。

    (二)提出劳动能力重新鉴定申请,除上述1—4项材料外,还需当面提交下列材料:

    1、职工所在的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2、职工所在的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结论,以及签收时间证明材料;

    3、申请人(单位)的申请报告。

    4、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注:提交材料为复印件的,需要验明原件。

    (三)因伤病申请提前退休而要求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填写《广东省伤病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一式三份;

    2、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核定的职工连续工龄核定表或养老保险对账单(1998年7月1日前参加工作,1998年7月1日后申请退休的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0年;1998年7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

    3、诊疗病历复印件,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复印件;

    4、相关的检查报告复印件(如肝功能、B超、血像、肾功能等)、影像检查(X光片、CT、MRI(核磁共振))等;

    5、身份证复印件(要求男职工达到50周岁,女职工达到45周岁)。

    注:提交材料为复印件的,需注明与原件一致,加盖印章并核对原件。

    五、办理程序

    (一)提出申请。工伤发生后初次申请鉴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职工医疗终结期满三十日内提出。申请重新鉴定的,应当在自收到所在参保统筹地区的复查鉴定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凭书面材料到我厅当面提出(邮寄函件不受理)。因伤病要求提前退休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应在达到规定年龄和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后再提出(建议在提出申请前带上伤病诊疗资料、身份证、养老保险对账单等,先到我厅相关部门进行初步审核)。

    (二)审查受理。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告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完整且符合规定要求,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效内的,予以受理。

    (三)组织鉴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的办法、程序和标准,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四)结论送达。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后,应当及时送达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的单位和个人。

    六、办理时限

    自受理劳动能力鉴定或重新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七、是否收费(收费依据和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不收费(如需要指定医疗机构协助检查、诊断、鉴定等,其所需费用由所指定医院按照国家、省、市医疗价格规定执行)。

    八、办事地址及咨询、监督电话

    广州市教育路88号,邮政编码:510030

    咨询电话:83352256,监督电话:83192865

    厅公共网址:http://www.gd.lss.gov.cn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1598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呢,一般是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你首先要认定工伤,认定工伤以后,将你的医疗病历,还有那个片子交到这个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你好,有统一的鉴定标准,具体级别需要看伤情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因病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
你好,详述你的案件情况。
劳动能力伤残鉴定,做伤残鉴定必须劳动能力鉴定表吗
工伤伤残级别鉴定必须填一个劳动能力鉴定表。
劳动能力鉴定的体检是不是就是做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期间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为每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
劳动能力鉴定还用鉴定吗力鉴定还用鉴定吗?只有复印件行吗?劳动能力鉴定还用鉴定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1条和第31条的规定,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经过治疗后,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二是职工经治疗后,发现确实是因工
要是做伤残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能评定几级做伤残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能评定几级?要是做伤残鉴定和劳动能力鉴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
如何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如何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常识
还未做劳动能力鉴定,如果做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具体又可以分为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
劳动能力鉴定要做几次
劳动能力鉴定要做几次
劳动能力鉴定常识
综评密码忘记也没绑定怎么能解开
针对综评密码忘记且未绑定的情况,首先尝试在登录页面找回密码,若提示无绑定信息,则直接联系平台客服或学校管理员协助解锁。如平台客服无法处理,可考虑提交申诉材料至学
劳动能力鉴定什么时候做
劳动能力鉴定什么时候做
劳动能力鉴定常识
我买的二手车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坏了。怎样才能申请退款?
你好,是否可以退款要看商品是否有问题,另外还要看合同的约定。
我卖的游戏账号我找回来了怎么办?
你好,建议及时向警方报案处理
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是多久
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是多久
劳动能力鉴定常识
我的游戏账号值1000元被盗能报警吗?
你好,建议及时向警方报案处理
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哪些材料
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哪些材料
劳动能力鉴定常识
咨询一下合同签订的次数及经济补偿金、请问提出2N赔偿金计算N的基数试用期的半年是否包含其中呢谢谢
提出2N赔偿金前,应先尝试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证据充分性、法律程序复杂性及个人时间成本等因素。
我想问一下在快递站上了8天班一天才30块钱正常嘛?
若工资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可首先与雇主沟通,提出合理薪资要求。若沟通无果,可收集工作证明、工资条等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调查并可能要求雇主
你好,高铁乘务员政审有什么内容
政审时,需准备身份证、学历证明等材料,并如实填写政审表。如有违法记录,应主动说明情况。如政审中发现严重问题,如涉及刑事犯罪,可能会被取消录用资格。建议提前自查,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