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认无效劳动合同?

更新时间:2019-05-14 11: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以及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合同。比如一些用人单位与农村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发生工伤事故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

《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以及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合同

比如一些用人单位与农村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发生工伤事故责任自负”等条款,这样的劳动合同就属于无效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经仲裁未引起诉讼的,应当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经仲裁引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认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或任何其他第三方均无权认定劳动合同无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动合同在哪些情形下被判定为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多种情况,处理时首先需确认合同无效,这一过程需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判定。其次,如果劳动者已经付出了劳动,应该追索劳动报酬。最后,建议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合同无效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在面临劳动合同无效时,应首先明确具体的无效情形,如涉及违法、欺诈等。针对不同情形,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例如,对于违法合同,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对于存在欺诈行为的合同,可以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在任何情况下,都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机构,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关于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情形的法律规范
劳动合同无效情形包括欺诈、免除责任等。处理方式有:1.协商修改合同;2.通过工会或第三方调解;3.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提起诉讼。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先易后难,保障双方权益。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