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

更新时间:2019-05-13 20: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无效合同中一方要求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是否应受到时效限制?如应受时效限制,时效从何时起算?实践中一直有争论。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规定的在我国仅指法律对时效期间的长短另有规定

无效合同中一方要求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是否应受到时效限制?如应受时效限制,时效从何时起算?实践中一直有争论。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规定的”在我国仅指法律对时效期间的长短另有规定,而不是对是否受时效限制另有规定。按本条,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都应受时效限制,只不过不同情况下时效期间的长短不同、开始计算的时间不同、是否应中止、中断和延长的情况不同。无效合同中一方向人民法院要求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属于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应当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起诉,否则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至于诉讼时效的起算问题,一种观点认为,一方依据无效合同占有对方财产是非法的,因非法占有处于继续状态,因此任何时候权利人都可以要求对方返还,时效应从一方要求返还而对方拒绝时起算;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从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合同无效时开始计算;第三种观点认为,应从合同签订时或一方向对方交付财产时起算。我们认为,应以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开始计算,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按合同法第61条、第62条、第66条、第161条等条规定确定,从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开始计算。民法通则第137条第1项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合同法对此无另外规定。因此,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仍应遵循此规定,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合同是否有效由人民法院通过判决或仲裁机构通过裁决确认,一方在起诉时合同效力并不确定,一方或双方也无权自行确定。因此当事人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主张权利,时效期间应从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计算。如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虽然无效,但时效的起算只能以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次日为准,不能以银行款项借出之次日开始计算,也不能以出借人主张权利被借款人拒绝之次日开始计算,更不能以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合同无效之次日开始计算。前述第一种和第二种观点实际上否定了当事人的权利请求应受时效限制;第三种观点则是建立在所有的无效合同签订时当事人都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无效的推定上,而这一推定不完全符合事实。实践中不乏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无效之前不知道合同无效,因此仍期待合同履行而没有及时提出返还或赔偿的请求,此时权利人不知也不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时效期间不应开始计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如何?
关于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问题,应知道合同内当事人和第三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时间限制为两年。合同内的当事人一般自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时开始计算,而第三人则从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时。但需要注意的是,超过二十年时效后,法院将不再予以保护。因此,在处理合同无效问题时,必须留意并遵守诉讼时效的规定。
问一下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有什么
确认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非常重要。一旦合同被确认无效,可以追讨因合同造成的实际损失。在处理方式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权衡,以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涉及欺诈、胁迫等违法行为时,应及时报警处理。
关于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
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非常重要。一旦合同被确认无效,受损方有权追讨损失。如果合同涉及欺诈、胁迫等违法行为,还可以选择报警处理。在决定如何处理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权衡利弊,以做出明智的选择。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请您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一下具体情况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发现损坏后第一时间联系前台或客房服务,说明情况,不要自行处理或隐瞒,避免后续产生更大纠纷。多数情况下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杨永律师
杨永律师
38分钟前
你好,具体情况方便详细沟通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