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开除职工发生的劳动纠纷应如何处理
更新时间:2019-04-25 03: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开除是指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破坏劳动规章制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屡教不改的劳动者,依法强制解除劳动关系一种行政处分。开除是对劳动者的最高行政处分。劳动争议处分理机构在处理这类纠纷时,应做好以下工作:(1)审查开除处分是否符合适用条件劳动者
开除是指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破坏劳动规章制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屡教不改的劳动者,依法强制解除劳动关系一种行政处分。开除是对劳动者的最高行政处分。劳动争议处分理机构在处理这类纠纷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审查开除处分是否符合适用条件
劳动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对其予以开除: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破坏规章制度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经多次教育无悔改表现的;没有超过审批时效的。根据有关规定,审批职工处分的时间,从证实职工犯错误之日起,开除处分不得超过5个月。此外,职工违法犯罪补被判刑的,违法被劳动教养并被注销城市户口的,留用杳看期间表现仍不好的,企业可以予以开除。
(2)审杳开除处分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企业对职工作出开除处理,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企业对职工所犯错误的事实应调查取证,结论材料应与职工本人见面,并允许其申辩,发现错误,及时予以纠正;厂长(经理)依据职工的错误事实提出开除处理的意见;职工代表大会工职工大会讨论决定;将开除处分决定报告企业的主管部门和企业所胡地劳动或人事部门备案;将开除处分决定书面通知被处分者本人,并计入本人档案。
(3)依法进行调解或作出裁决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对合理合法的要求应予以支持,对不合理的以及违法的请求,应当予以驳回。对责任方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裁定进行补偿。
责任编辑:吴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仲裁归属地发生争议应该怎么处理
处理劳动仲裁归属地争议时,首先要确定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随后,准备相关证据和申请材料,并在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向选定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具体操作包括提交申请、等待仲裁委员会受理并遵循仲裁程序。
劳动仲裁纠纷怎么办案
劳动仲裁流程为:第一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第二步,提交详细的书面申请材料;第三步,等待仲裁委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第四步,受理后及时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给被申请人;第五步,参与开庭并等待裁决。若协商和调解均无法解决问题,可选择劳动仲裁或诉讼作为进一步的解决途径。
劳动纠纷多久能处理好
劳动纠纷处理时间不定。处理方式包括:1.协商,双方直接沟通解决;2.调解,由第三方协助达成协议;3.仲裁,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裁决;4.诉讼,向法院起诉寻求法律判决。各种方式适用于不同情况,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